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docx
??
?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
?
?
?
?
??
?
?
?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90例,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20年01月~2021年05月,遵循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以两组患者的相关分诊时间、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之后统计比较观察结果。结果:分析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80.00%)相比,观察组(97.78%)更高,P<0.05。分析相关分诊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时间更短,P<0.05。结论: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具有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分诊时间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诊胸痛;抢救效果;护理满意度;分诊时间、
近年来,急诊胸痛的患病率日趋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该疾病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提高其重视程度,实施针对性的抢救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为患者救治争取时间,可改善其预后[2]。本文择取本院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90例(时段:2020年01月~2021年05月),观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相关分诊时间、护理满意度等,现有以下内容。
1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90例,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20年01月~2021年05月,遵循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其中对照组:女性22例,男性23例,患者的年龄界限值为63-77岁,均龄(70.56±2.02)岁。观察组:女性23例,男性22例,患者的年龄界限值为64-76岁,均龄(70.59±1.86)岁。两组基础资料相比P0.05。本次研究获得急诊胸痛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方法
对照组展开病情观察、协助检查等基础护理。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体为:(1)优化院前急诊流程:护理人员接到急诊电话后做好准备工作,及时出诊后简单处理。测量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血压,快速评估病情。严密检查患者转运情况,了解患者各项体征,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2)优化院内接诊流程:护理人员开通绿色通道,准确判断患者病情,优先处理重症患者。协助患者进行检查,实施专家会诊,根据实际病情送入相关科室。通过这样的方式,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在此期间,注意安抚患者不良情绪。
观察指标
分析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分值分别为80~100分,60~79分,0~59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3]。②分析相关分诊时间,包括:急救时间、急诊接诊时间、患者评估时间,密切观察急诊胸痛患者的实际情况,详细并分析[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软件检验急诊胸痛患者所有数据,急诊胸痛患者的相关分诊时间等持续性定性资料以形式()表述开展t检验,急诊胸痛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n/(%)]表述出来开展检验,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护理满意度
结果显示,和对照组(80.00%)相比,观察组(97.78%)更高,P<0.05。
表1:分析护理满意度[n/(%)]
组别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n=45)
16(35.56)
20(44.44)
9(20.00)
36(80.00)
观察组(n=45)
20(44.44)
24(53.33)
1(2.22)
44(97.78)
----
----
----
7.200
P
----
----
----
0.007
2.2分析相关分诊时间
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时间更短,P<0.05。
表3:分析相关分诊时间(
)
组别
急救时间(min)
急诊接诊时间(min)
患者评估时间(min)
对照组(n=45)
54.23±6.57
17.63±2.14
2.63±1.33
观察组(n=45)
41.66±6.23
11.35±1.63
1.62±0.24
t
9.313
15.522
5.013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对于急诊胸痛患者而言,护理效率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抢救效果。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不符合急诊胸痛患者的实际需求。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建立完善的护理程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5]。
研究结果显示,分析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80.00%)相比,观察组(97.78%)更高,P<0.05。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