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护理查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支架(Stent) +线圈(Coil) 宽颈、宽基底动脉瘤 适应症 ①手术探查夹闭失败。 ②患者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麻醉或手术。 ③动脉瘤破裂出血后,一般情况差,手术危险性大。 ④因动脉瘤解剖部位特殊不能手术,如海绵窦段动脉瘤;或解剖位置深,又在重要功能区,如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⑤某些特殊的动脉瘤,如瘤颈宽、瘤壁厚、硬化、巨大动脉瘤、复杂动脉瘤及手术夹闭后又增大的动脉瘤。 ⑥患者不愿接受手术。 方法 ①弹簧圈栓塞术,系将钨或铂金微弹簧圈,机械解脱钨丝微弹簧圈(MDS)、电解铂金微弹簧圈(GDC),经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将动脉瘤闭塞,其中以MDS、GDC为最好、安全可靠。 ②可脱性球囊栓塞术,系将带标记硅胶球囊的Magic-BD2LPE(或TE)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在示踪电视监视下,先用每毫升含碘180mg的非离子造影剂充盈球囊,经血管造影证实满意闭塞动脉瘤后,抽出造影剂再注入与造影剂等量的永久性栓塞剂——球囊充填剂(HEMA)将动脉瘤永久闭塞。对不能保留载瘤动脉的颅内动脉瘤,如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基底动脉主干动脉瘤,经血管造影证实颅内前后交通动脉侧枝循环良好,患者又能耐受闭塞试验时,也可用可脱性球囊闭塞载瘤动脉、颈内动脉或基底动脉。 分 析 与 讨 论 应莉 梁玲玲 郑琳作品 结 束 护 理 查 房 颅内动脉瘤 时间:2011-10-28 地点:1-17F神经外科 主持人:俞平 主讲人:郑林 疾病诊断:颅内动脉瘤 壹 贰 叁 肆 伍 一般资料+简要病史 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十一种健康功能形态 护理问题+措施 健康教育 陆 相关知识+新进展 一 般 资 料 姓名:毛素贞 性别:女 年龄:59岁 婚姻:未婚 诊断:颅内动脉瘤 因“反复心悸胸闷8年”入院。患者8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心悸胸闷,有时伴视物模糊或黑朦,一般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发作次数较少,当时未予以重视,近几个月发作次数较前增加,有时可持续1小时左右,为进一步治疗收住心内科,初步诊断为“冠心病,房颤”,经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2011-9-30 经查脑MRA:右侧颈内动脉C1-2段动脉瘤,故转至我科治疗;2011-10-07患者在局麻下行全脑DS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C1-2段未破裂动脉瘤术后予依克沙针预防抗炎,对症治疗。 简要病史 一 简要病史二 在评估心脏方面因素对手术治疗的影响后,术前予口服波利维、阿司匹林片抗凝、尼膜同微泵维持、营养心肌、活血化瘀等预防性治疗及完善各种术前检查后,于10-13全麻下行右侧颈内动脉C2段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术后返回病房,神志清,双瞳孔0.3cm,对光反应灵敏,视物清晰,口齿清,右侧股动脉穿刺点包扎敷料干燥,无渗血,右侧足背动脉拨动良好,予神经外科一般专项护理,遵医嘱予抗凝,抗炎、营养神经等治疗。术后三天体温最高38.1℃,出入量平衡,恢復良好。 体格检查 神志清,双瞳孔等大正常,对光反应灵敏,鼻唇沟对称,颈抵抗阳性,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巴氏征、克匿格征、布氏征均阴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及肿块。 辅助检查一 2011-9-17 心电图 房颤伴心室率2ST段改变 2011-9-18 动态心电图 房性早搏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 2011-9-28 心脏彩超 主动脉硬化 2011-9-28 冠脉成像 左心房、室略大,右副冠状动脉变异 2011-9-29 查鞍区及垂体 右侧鞍上动脉瘤首先考虑 2011-9-30 脑MRA 右侧颈内动脉C1-2段动脉瘤 辅助检查二 生化 血常规 血气 9.22 白蛋白:42.8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7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7 各项指标正常 —— 10.13 —— 中性:77.7 淋巴:16.8 红细胞:3.08 白细胞:6.00 K:2.93 ,Na:143,Cl:123.0 PH:7.365,PO2:141 ,PCO2:29.0 碳酸氢根:16.6 ,BE:-7.8, 10.17 白蛋白:39.9,K:3.93,Na:141.5,Cl:102.7,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9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3 淋巴:22.3 白细胞:2.93 中性:67.8 红细胞:4.09 —— 十一种健康功能形态 ◆ 1、健康感知—健康管理型态:患者过往体质良好,3年前曾做过胆囊切除,对自身的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当存在局限性。 ◆ 2、营养—代谢型态:患者入院前正常饮食,术前及术后常规禁食,逐步恢复至正常饮食。 ◆ 3、排泄型态:患者入院前大小便规律,无便秘史,术后留置导尿,于术后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