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pdf
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第1页
,同时也是认识论研究的
前沿问题。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的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希望对
您有帮助哦。
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说到幼儿智力的发展必然要谈到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为
什么我要用伟大这样的词呀,因为在美国每年都要评十大心理学家。
皮亚杰大约已在1980年逝世,可是现在还给他评了第一。有人把斯金
纳评第一,但常常还是把皮亚杰评第一。皮亚杰这个人非常了不起,
他是瑞士心理学家,在法国长期工作。他既在瑞士工作又在法国工作,
而他主要是研究儿童思维、儿童认知、儿童智力的。他认为一个人心
理发展、智力发展、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作感知阶段(0~3岁)
出生后的两、三年是动作感知阶段。他认为第一个阶段,人的思
维靠两个东西,一个是靠动作,一个是靠感知觉以及动作的对象。皮
球滚到床底下,你用什么方法把它捡出来,这个时候就是要靠两个东
西,一个是呼噜胡噜爬进去用手取;要么就用钩子把它钩出来。两个东
西不是都要靠动作嘛?那么怎么把它钩出来呢?首先要看得见、摸的着,
如果看都看不见那就瞎胡弄了。0~3岁阶段,人的思维一个依赖动作
一个靠感知。
第二个阶段:前运算阶段(3~7岁)
前运算阶段主要靠一种表象、靠具体形象来进行思维。
第三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具体运算阶段,相当于中国的小学阶段(7~12岁),这个时候他可
以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推导,但是还要依靠具体的事物作为支柱。
第四个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能够用假设,假设怎么怎么样,这个时候(也就是12岁)以后开始
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
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第1页
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第2页
0~2岁
特点:婴儿只能通过自身的动作及与动作先联系的感知觉来认识
外部世界,尚未形成对事物的表征,没有表象和语言。所以,儿童只
能认识此时此地的事物,物体一旦不在儿童的视野内,它就从儿童的
心理活动中彻底消失了。到感觉运动阶段末期,婴儿形成了心里表征,
掌握了语言和表象,获得了客体永存的认识。
前运算阶段2~6、7岁
特点:产生了象征性机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
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前运算阶段
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它使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另
一方面也使儿童的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前运算
阶段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
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另一个表现被称为泛灵论,即儿童认为一切
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着情感意愿和想法。第三个特点是儿童对事物的
认识容易受事物的现象所左右,表现出现象论的特点。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特点: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了现象的束缚,获得了逻辑性。表现
之一是儿童获得了守恒概念,表现之二是儿童获得了观点采择能力:
表现之三是儿童获得了对事物的类属关系与序列关系的认识。儿童思
维的逻辑性还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经验,儿童还没有掌握抽象逻辑思维
的结构。
形式运算阶段11、12~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