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多元化教育的人类学问题和前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多元文化教育的人类学问题和前景 教育科学学院 案例一 33年前的两个预言 1979年6月,中美两国曾派访问团互访小学教育。 回国后,中国预言—— 美国小学二年级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结论: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美国预言——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20年过去了—— 在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美国共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做了什么? 案例二 耶鲁大学的招生官员曾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中国学生,对历史学非常感兴趣,在中学阶段就通读了《剑桥中国史》和《资治通鉴》,耶鲁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的所有中英文著作他如数家珍,还发表了一些历史方面的小文章。这样的学生简直就是一个历史天才,加以悉心培养,将来肯定是杰出人才,如果这个学生参加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被录取上是不成问题的。但耶鲁最后还是拒绝了他,原因不是这个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行。 这个学生是住校生,面试官就问他:“晚上睡觉前你和宿舍里的同学都聊些什么?”他回答说:“我给他们讲各种各样的历史故事。” 面试官却不以为然了,他们美国式的思维认为,一个正处在青春期的男孩子,晚上睡觉前和宿舍里的其他男生聊的不是女朋友就是足球,谁会有兴趣去听你的历史故事呢?这个学生的回答只能说明两个问题,要么他说的是假话,要么他和周围的同学不合群。而这样的学生是不符合耶鲁大学的招生标准,耶鲁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从事公共服务的领袖,一个不能和周围其他人进行良好沟通的人,未来怎么可能率领大家作出巨大成就呢?因此,尽管该学生可能将来会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历史学家,但因为不符合耶鲁大学的招生标准,耶鲁还是没有录取。(2013年4月22日《中国青年报》) 课前思考 通过学习,你是如何理解文化、多元文化以及多元文化教育的?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多元文化教育究竟跟你有什么关系? 一、在多元文化环境条件下的人 公民教育 个人的社会品质的培养要求放弃意识形态的对峙,要求肯定学校与人类共同体之间的对话。P181 文化背景既决定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活动的方式,还决定在该社会环境中所接受的休息、娱乐、心理放松的方式。P182 文化决定着人的活动的榜样,实现着人的社会化过程。P183 多元文化对人的影响 整合功能 社会化功能 沟通功能 双语教育的功能 p186 文化共生 文化共生的实现路径 p187 二、在多元文化教育空间中教育主体的发展 价值取向活动 p187 专长的发展 p188 心理发展 (鲁宾斯坦 ) p190 教师的职业修养与教育学修养 P191 主体个性形成的基本特点与模型 p194 价值取向活动 p187-188 掌握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认识全人类的价值 理解人类与作为人类的一个独特部分的自己的统一 不同的文化和不同民族的人民之间展开对话 尊重人类的生命 重新认识个人的教育、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道德基础 价值系统 主体专长的发展 p188 一般文化的和社会的专长 与多元文化社会中的生活有关的专长 与有效沟通的组织和管理相联系的专长 心理发展 p190 鲁宾斯坦 个性的行为、动作和行动特性要表里如一 个性的内在结构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 个性面貌的多样性 教师的职业修养与教育学修养 P191 整体观 科学实践 批判性评价 知识建构技能 预测和诊断问题—探索活动的能力 个性的多元文化取向的模型p194 关于世界的具体的科学知识 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情绪和情感态度 行为方式 三、用多元文化教育手段解决冲突的特点 教师威信 集体中的道德心理气氛 教师的沟通能力 教学机智 教师处突能力 教师建立威信的途径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基本条件)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心理条件) 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做学生的朋友知己,强化心灵沟通 四、多元文化取向的教师的培养p208 条件: 文化学知识与教学计划中学科的整合,创造综合课程 一般文化模块的学科内容的职业—教育的指向性 以活动和创造的态度去教师形成职业—教育修养 计划和管理大学生的独立工作,吸收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 在形形色色的课外活动中形成大学生的文化同一性 教师、教研室在培养多元文化取向的教师的活动方面的继承性。 教师多元文化职业专长的指标p210 多元文化取向教师培养规定p212 教师的应具备的个性品质 p213 多元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