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三章 光合作用 (4+6); 假设光合作用是一个物 质生产过程,那么: 1)原料、产品是什么? 2)工厂、车间是什么? 3)工人有哪些? 4)生产流程是怎样? 5)制约因素有哪些?;第一节 光合作用概述; 教学目标
掌握叶绿体结构及光合色素种类和性质;
初步弄清光合作用机理(重??和难点);
了解光呼吸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生理功能;
掌握同化物运输与分配的规律;
了解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掌握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第一节 光合作用概述;光合作用概图;二、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1864年J.Sachs观察到光照下叶绿体中的淀粉粒增大,证明光合中有有机物产生;
◆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末:; 光CO2 + 2H2O※ (CH2O) + O2※ + H2O 叶绿体;三、光合作用的重要性;;第二节 光合色素;类囊体;类囊体腔;双层膜(控制代谢物质进出的屏障);二、光合色素的结构与性质;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分布; 光合色素主要有三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 叶绿素a:蓝绿色
COOCH3
C32H30ON4Mg
COOC20H39;Mg偏向带正电荷,N偏向带负电荷,亲水 “头部”; 叶绿素的功能:大多数 chla和全部chlb具有收集和传递光能的作用,少数chla分子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2、类胡萝卜素;3、藻胆素; 三、光合色素的光学性质; 不同波长的光子所持的能量
光 λ/nm E/KJ.mol-1
紫外 小于400 297
紫 400~425 289
蓝 425~490 259
绿 490~560 222
黄 560~580 209
橙 580~640 197
红 640~740 172;(二)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chla;Chla在红光区吸收带偏向长波光,吸收带较宽,吸收峰较高; 类胡萝卜素的最大吸收峰在蓝紫光区。;(三)荧光现象和磷光现象; 叶绿素的光激发;叶绿素溶液;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Chl + hν chl*
基态 光子能量 激发态;1.放热
2.发射荧光与磷光
激发态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
3.色素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4.光化学反应
激发态色素分子把激发的电子传递给受体分子。; 荧光(fluorescence):从第一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到基态所发射的光。; 四、叶绿素的生物合成;4、水分
缺水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并促进叶绿素的分解;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分布; 正常叶子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约为3:1,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约为3:1,叶黄素与胡萝卜素约为2:1。
叶色:绿色
黄色(类胡萝卜素较稳定)
红色(低温--- 较多糖分---可溶性糖形成花青素);影响植物体内糖分变化的因素:
1、较强的光照有利于有利于树叶中糖分的积累
2、秋季低温,新叶把储藏的淀粉粒转化为糖,提高自身 抵御寒冷的能力
3、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植物体内糖分的积累
4、干旱时,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会将体内的营养物质转 化糖分,来提高自身的抗性;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