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doc

发布:2017-08-10约8.8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丁金昌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温州 325035) 摘 要:高职院校推行实践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创新,是由高职教育特色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高职院校生源特征等因素决定的,对解决当前高职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升高职教育人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构建体现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为专业服务相结合的通识课程、系统设计适用于三层次实践教学需要的专业课程、建设适用于实践导向的高职校本教材和建立相应的保障条件等举措,确保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顺利实施。 关键词:实践导向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是教学改革的落脚点,课程建设与教育质量提升具有密切关系。我国高职教育稳步发展于“三改一补”和“三教统筹”时期,早期课程主要沿袭普通高等教育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随后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能力本位、项目课程、工作导向等模式的课程改革,但课程内容涉及的岗位能力过于简单化,课程体系又缺乏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设计。实践导向的课程改革和创新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能胜任工作岗位所需要技术技能的实践能力,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吻合。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实践导向的课程改革和创新对解决当前高职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升高职教育人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这些年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与创新中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课程内容仍然存在重知识介绍轻实践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学习兴趣不浓等现象。究其原因,与课程改革与创新不深入有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脱节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难以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首先,课程目标定位模糊,缺乏功能导向。由于前几年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模糊不清,导致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在学生知识掌握量上、技能训练度上,没有形成明确和具体的目标定位,对高职学生学习完成课程后应该获得的岗位核心能力缺乏功能引导。其次,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由于课程内容编制并没有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学生毕业缺乏核心就业能力。高职院校教师是编制课程内容的主体,依然存在重理论和学科化倾向等现象,忽视课程内容与就业核心岗位能力的联系。第三,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模式简单、教学策略缺乏设计,课堂教学存在教师围绕教材机械备课,按照教材内容播放课件,课堂教学缺乏讨论、实物展示和制作等现象。最后,课程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过程评价,评价内容以知识掌握程度为主,缺乏对技术技能操作和知识运用的评价,导致高职毕业生缺乏核心岗位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课程建设缺乏高职教育特色 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突出其类型特色,即职教性。高职院校与企业,学生学习与企业工作实践存在紧密的联系,这种本质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的“跨界”特质,也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具有自身的类型特色。高职教育课程应该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有其独特的课程结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融合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关键。面对高职教育课程的类型特色,高职教育需要寻找到课程中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联结点,通常的做法是以能力为重,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并编写适用于实践导向的“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教材。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数是“校门到校门”的背景,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经验,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大多数是流于形式,或以带学生赴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主,高职教育课程开发又缺乏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等原因,导致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不够深入,高职教育课程与企业生产联系不够紧密,课程缺乏类型特色。由于高职课程内容自觉或不自觉地按学科本位确定,从而造成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脱离实际,掌握的技能又过于简单化,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受企业欢迎。 高职课程缺乏类型特色还体现在教材建设上,具体表现为高职教育教材不适用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数专业课程使用的教材,都在不同程度上留有删减或压缩本科教材的痕迹,即使有些高职院校组织教师开发一些校本教材,但由于缺乏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的开发,教材内容并没有与本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相匹配,甚至部分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专业技术的升级换代,学生毕业后用不上专业课程知识。教材内容仍然没能统筹好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关系,很难开展高职教育倡导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3.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紧密性不强 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政策在不同层面上要求中职与高职课程内容实现较好的衔接,但实际上中高职课程存在衔接不当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高职院校课程没有体现高职与中职的层次性差异,中职和高职缺乏课程目标定位衔接,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共同开发课程、协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