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散文——“ 唐宋八大家 ” 词 ——“苏 辛” 诗 ——“苏 黄” 书法——“宋 四 家” 本首词的感情基调 此赤壁非彼赤壁,但苏轼还是写下了《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地点的不确定,甚至错误,是否影响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qiáng)橹(l?)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á)发。人生如梦,一尊(zūn)还酹(lèi)江月。 学习与鉴赏 《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那些方面? 学习积累 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课 堂 小 结 诗歌鉴赏方略之一:了解作者生平;熟知背景;掌握资料。 诗歌鉴赏方略之二: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把握情感。 诗歌鉴赏方略之三:反复吟咏,加深理解。 课 后 作 业 1,在已经背诵的基础上,仔细品味,反复吟咏,感受韵律,加深领悟。 2,思考课后练习第三题。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课件制作:莫村中学 谢 此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年47岁。这时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两年,这次被贬是因“乌台诗案”而起。被贬黄州的苏轼,政治上遭受打击,思想苦闷,经常游于江湖山水之间,写下了名垂千古的经典之作《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黄州的经历是作者政治上的失败,但却是他文学上的大丰收。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一全才。 作者、背景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曾于山之东坡居住,故号东坡)。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 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苏辛: 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以苏、辛词为豪放派的代表,故常以并称。 苏黄: 苏轼 黄庭坚 宋四家: 苏轼 黄庭坚 蔡襄 米芾 苏轼《赤壁赋》墨迹 听朗诵:初步感受词的意境和风格 念奴娇:本因唐代天宝中期,著名歌妓念奴得名,但自从苏轼写了这首“赤壁怀古”后,人们便把这个词牌称之为“大江东去”、“江月”,由此可见这首词在词坛上的影响。 词牌解析: 研习上阕: 意象 大江(东去) 故垒(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千堆雪) 气势豪迈 万马奔腾 意境 景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承上启下) 衬托 人下阕 研习下阕: 风流儒将 英雄周瑜 小乔初嫁 _______ 年青得意 雄姿英发 _______ 人才出众 羽扇纶巾 _______ 风流潇洒 谈 笑 间 _______ 自信乐观 樯橹灰飞烟灭 _______ 从容破敌 情 自比 人(下阕) 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 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很多,如孙权、诸葛亮、刘 备等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 孙权 诸葛亮 刘备 生活 年龄 24 47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位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就 基调 昂扬奋进 ? 周瑜 苏轼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惆怅失意? 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呢?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现出一种超脱和豁达。 基调: 昂扬奋进 → 感伤 超脱 → 关 于 赤 壁 学生讨论: “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清)朱日浚 苏轼只不过是借题发挥,“以茶当酒”,借景凭吊古代英雄人物及其功绩,来抒写自己的情感。因此,以上因素丝毫没有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成就,并且成就了苏轼以及这篇旷世之作。况且他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三字用得极巧,点明此处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诗人只是借此抒发感情,并不想做考据家。 1、描绘壮丽之景。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