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doc

发布:2024-10-04约1.8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NUMPAGES3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设计说明】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派的代表作,也是古典文学中一朵璀璨的艺术奇葩。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初读——美读——品读”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作品深厚独特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力争在“情动于中”的基础上能“形之于言”。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中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

2、品味重点语句,体悟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宋有这样一位文人,他才华横溢,诗、词、文章、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尽管他才华超群,却因秉性耿直,在政治上屡遭挫折,但他依然高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仕途失意中不乏乐观旷达,大家知道此人是谁吗?(北宋大文豪苏轼)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首“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初读——领略词风,把握基调

1、学生自读文本,注意体会词风特点,并找出相关词句加以说明。

明确:雄浑大气,豪迈奔放。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此句视觉开阔,时空纵横交错,显示了意境的宏阔,大气磅礴。又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此句极富动感,充满气势,给人澎湃激越之感。再如,“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此句豪放大气,展示了周瑜的卓越功勋,给人豪迈、激情之感。

2、全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豪迈乐观。上片以豪迈之情描写雄壮之景。下片尽管词中有悲愤和失落的情感流露,但失落、悲伤过后,想到人生像梦一样短暂、虚幻,唯江月是永恒的,因此心情有些释然、超脱,表现了一种乐观旷达的情怀。

三、美读——调准节奏,读出韵味

多媒体展示赤壁风光图片(配文字和音乐),学生尽情朗诵,师生点评,老师总结诵读技巧。

明确:语气:雄浑粗重

???语速:缓慢

重读:动词、形容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加点表示重读,“~~”表示拖长音,“/”表示停顿)

?四、品读——体悟情感,含英咀华

(一)品读上片

1、词的上片有一句写景特别生动形象,能否找出并分析其为何生动?

明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使画面富有动态美;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展现了大江两岸怪石嶙峋、巨浪滔天的景象;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使人如见其景,如临其境。

2、苏轼用寥寥十几字,展现了赤壁周围巨浪滔天、雄奇壮美的景象,大家能否进一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用散文的笔法细细描绘这一神奇壮美的画面??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文字,之后老师出示范文。范文示例:大江两岸,陡峭的山峰昂然挺立,直插高空。江水滔滔,疯狂拍打着两岸;被岸石击碎的巨浪,飞花碎玉般四处飞溅。江中卷起的重重浪花,像朵朵怒放的白莲,若堆堆无瑕的白雪。咆哮的涛声,如雷霆轰鸣,似万马奔腾。

(二)品读下片

1、江山如此壮美多娇,怎不吸引无数英雄为之折腰?细数一下当时的英豪,如横槊赋诗的曹操、求贤若渴的刘备、驰马射虎的孙权、刮骨疗毒的关羽、忠肝义胆的张飞、匹马救助的赵云、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瑜、忠心耿耿的黄盖等等,诸多英雄,作者为何单写周瑜一人?

明确:

仰慕周瑜英雄业绩;用周瑜少年得志反衬自己报国无门,抒发壮志难酬的情怀。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人说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情绪,有人说体现了一种旷达的情怀,你怎么看?结合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作品谈谈你的认识。(课前让学生搜集苏轼的生平资料和作品)

明确:

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英雄尚且随江水逝去,自己又何必执著?以酒祭月,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无奈中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作品有《定风波》《浣溪沙》《赤壁赋》《东坡》《惠州一绝》《六月二十夜渡海》等

五、小结

全词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境界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最后有感情的齐读该词,力争读出苏子内心的悲愤与旷达。

六、作业:

苏轼遇到挫折能乐观对待,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挫折,你是如何对待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