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pdf

发布:2015-09-10约1.23万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校之窗 对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赖 丹 (广东商学院 广东 广州 ) 510320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当中感恩意识淡薄、诚信及道德缺失等问题,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环节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开展大学 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对如何正确实施感恩教育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有关对策。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古有 “知恩不报非君子”、“滴 折,对生活心存感恩,对别人的关爱和帮助心存感激,以一种积极乐观 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格言,传承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影响着一 的态度去面对,就不会有太多的抱怨,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温 代代的中国人。感恩成了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情操,是人之常 暖、坚定和善良的品质。再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对营造校园和谐氛 情,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当今市场经济高 围,构建和谐校园及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作用,一颗感恩的 度发展的大环境下,在强调学生主体、个性化教育的背景下,在独生子 心,就是一颗和谐的种子,把感恩化为行动,便能处处体现爱的存在及 女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渐淡化,甚至缺乏一颗 享受和谐的氛围。此外,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还能增强大学生对国家 感恩的心,这与目前我国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及大学生思想政治 和社会的责任意识,能让大学生处处发现爱。 教育的总体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也使得感恩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四、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路 中显得十分重要。由此看来,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迫在眉睫。 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既要与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继承和发 一、古代的感恩教育 扬民族文化,又要顺应先进文化的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正确开展 感恩,顾名思义,就是 “感谢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的意思。在中国, 感恩教育要以先进的思想文化为指导,避免 “功利化”和 “形式化”的倾 人们崇尚的是孔孟之道,忠孝仁义在思想道德观念体系中占有绝对的 向,感恩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必须践行于社会。 主导地位,承载着古人的感恩思想。男儿立志保家卫国,这是对国家的 以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领感恩教育 1. 感恩;儿女自觉孝顺父母,这是对父母养育的感恩,古书 《孝经》和 《二十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 四孝》也充分体现了古代教育人们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道德观念。古人 结合,既继承和发展了民族文化,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高校开展大 更留有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吃水不忘挖井 学生感恩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切入点,以社会主义荣辱 人”、“以德报怨”等言语,教育后人要学会感恩、知恩和报恩。可见,古人 观教育引领感恩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 具有很强的感恩意识,“感恩”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树立感恩意识,并将感恩意识落实在行动中以回报国家和社会。 和美德,我们必须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开展系列 “感恩”主题活动,建设校园感恩文化 2. 二、感恩意识在当代社会的淡化 要积极搭建感恩教育的载体,通过开展系列 “感恩”为主题的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 活动,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积极建设校园感恩文化,让学生在感恩文 社会竞争越类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得冷淡,功利价值观 化的熏陶中逐步学会感恩、知恩和报恩。感恩教育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开 念开始在人们心中占有主导地位。高校大学生由于还没形成正确的世 展,首先在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