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产科学—妊娠合并心脏病妇女的护理(助产技术课件).pptx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案例
张女士,27岁,孕8周,12年前因“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术后日常体力活动不受限制,近日活动后出现心悸、轻度气喘,休息时无症状。因担心胎儿及自己安全前来就诊。
思考
1.该产妇当前的心脏功能是几级?是否可以继续妊娠?
2.在对该产妇护理评估时应重点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3.针对该产妇首优的护理诊断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早期;
第一产程:周围循环阻力增加,血压增加5~10mmHg
宫缩子宫血液被挤出(250~500ml/次),心排血量增加24%左右
第二产程:(是心力衰竭最易发生的时期)
周围循环阻力增加
屏气用力肺循环阻力增加
腹压增高内脏器官的回心血量增加
第三产程:胎儿娩出腹压骤减大量血液流向内脏回心血量减少
胎盘循环停止大量血液进入体循环
;3.产褥期;(二)心脏病对妊娠、分娩的影响;(三)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二、护理评估;(1)根据病人所能耐受的日常体力活动将心功能分为4级:
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
II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活动后感觉心悸、轻度气短,休息时无自觉症状
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微日常活动即感心悸、呼吸困难或既往有心力
衰竭病史,休息时无不适。
IV级:一般体力活动严重受限,不能进行任何活动,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
等心衰表现。
;(2)根据客观检查将心功能分为4级:
A级:无心血管疾病客观依据。
B级:客观检查提示有轻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C级:客观检查提示有中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D级:客观检查提示有重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4.确定能否妊娠;6.识别早期心力衰竭的征象;(三)心理-社会状况;三、护理诊断和/或合作性问题;四、护理目标;五、护理措施;(2)充分休息:保证孕妇每天至少l0小时的睡眠且中午宜休息2小时,
有医师建议患心脏病的孕妇妊娠30周后完全卧床休息。
(3)合理营养: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饮食。
整个孕期孕妇体重增加不超过1Okg为宜。
妊娠16周后,每日食盐量不超过4~5g。
20周以后预防性应用铁剂预防贫血。
(4)消除心力衰竭的诱因:注意保暖,预防贫血、上呼吸道感染,避免
劳累及情绪过度紧张。
;2.分娩期护理;第二产程:
尽量缩短第二产程。
分娩时采取半卧位,臀部抬高,下肢尽量低于心脏水平。
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各种准备工作。
严密观察心功能变化,及早发现心力衰竭。;3.产褥期护理;(二)减轻焦虑;(三)健康指导;六、护理评价;1.心脏病孕妇最易发生心力衰竭的时期是;2.孕妇30岁,现孕39周,心肌病2年,心功能I级,查:血压120/85mmHg,脉搏86次/min,呼吸19次/min,胎位及骨盆正常,现足月临产8小时,胎心率153次/min,宫口开大3cm。该产妇下列哪项护理措施正确;3.某女士,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妊娠28周,心功能Ⅱ级,无早期心力衰竭体征,该产妇产前最易发生心力衰竭的时期是;某女士,31岁,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孕28周,心功能Ⅱ级,无早期心力衰竭的体征。;5.以下分娩期哪一项处理是正确的;6.该产妇产褥期护理,下列不正确的是;7.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护理,下列不正确的是;案例
李女士,26岁,孕11周,实验室检查HBsAg(+)。因担心胎儿被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前来咨询。
思考
1.该孕妇是否可以继续妊娠?
2.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的方式有哪些?
3.如何阻断母婴垂直传播?;一、概况;(一)妊娠、分娩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1)围生儿患病率及死亡率高:胎儿畸型发生率高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