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章给水系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给水系统
概述
给水系统是指从除氧器出口到锅炉省煤器入口的全部设备及其管道系统。给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除氧器水箱中的凝结水通过给水泵提高压力,经过高压加热器进一步加热后达到锅炉给水的要求,输送到锅炉省煤器入口,作为锅炉的给水。此外,给水系统还向锅炉过热器的一、二级减温器、再热器的减温器以及汽机高压旁路装置的减温器提供高压减温水,用于调节上述设备的出口蒸汽温度。
系统组成及特点
给水系统的主要设备给水泵及其前置泵、# 1、#2、#3号高压加热器、阀门、滤网等设备。
给水泵是汽轮机的重要辅助设备,它将旋转机械能转变为给水的压力能和动能,向锅炉提供所要求压力下的给水。随着机组向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对给水泵的工作性能和调节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为适应机组滑压运行、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大型机组的给水调节采用变速方式,从而避免了调节阀产生的节流损失。同时给水泵的驱动功率也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而增大,若采用电动机驱动,其变速机构必将更庞大,耗费的电能也将全部由发电机和厂高变提供,为保证机组对系统的电力输出,发电机的容量将不得不作相应的增加,厂高变的容量也需增大,因此大型机组的给水泵多采用转速可变的小汽轮机来驱动。通常配置两台汽动给水泵(简称汽泵),作为正常运行时供给锅炉额定出力要求的给水,另配一台电动给水泵(简称电泵),作为机组启动泵和正常运行备用泵。
为提高除氧器在滑压运行时的经济性,同时又确保给水泵的运行安全,通常在给水泵前加设一台低速前置泵,与给水泵串联运行。由于前置泵的工作转速较低,所需的泵进口倒灌高度(即汽蚀裕量)较小,从而降低了除氧器的安装高度,节省了主场房的建设费用;并且给水经前置泵升压后,其出水压头高于给水泵所需的有限汽蚀裕量和在小流量下的附加汽化压头,有效地防止给水泵的汽蚀。
我公司的机组给水系统主要包括两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及其前置泵,驱动小汽轮机及其前置泵驱动电机,35%容量的电动给水泵、液力偶合器、前置泵及其驱动电机,# 1、#2、#3号高压加热器、阀门、滤网等设备以及管道组成。
图11-1 给水系统流程图
图11-1是机组给水系统流程,除氧器水箱的给水经粗滤网下降到前置泵的入口,前置泵升压后的给水经精滤网进入给水泵的进口,给水泵的中间抽头(汽泵的第二级、电泵的第二级)引出的给水供锅炉再热器的喷水减温器,给水泵的出水经出口逆止阀、电动闸阀汇流至出水母管,然后依次进入# 3、#2、#1号高压加热器,给水泵的出水母管还引出一路给水供高旁的减温水,在#1号高加出口、省煤器进口的给水管路上设有电动闸阀,为了满足机组启动初期锅炉给水的调节,给水管路配有不小于15%BMCR容量的启动旁路,旁路管道上设有气动调节阀,在省煤器进口的给水管路(电动闸阀之后)引出给水供锅炉过热器的喷水减温器。
给水管道按工作压力划分,从除氧器水箱出口到前置泵进口管道,称为低压给水管道;从前置泵出口到锅炉给水泵入口管道,称为中压给水管道;从给水泵出口到锅炉省煤器入口的管道,称为高压给水管道。
三台高压加热器采用电动关断阀大旁路系统,当任何一台高加故障切除时,三台高加要同时退出,这时机组仍能带额定负荷,具有系统简单、阀门少、减少设备投资以及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
在给水泵出口逆止阀前的给水管道上接出至带有开关型最小流量再循环装置的给水泵再循环管道,以满足给水泵最小流量的要求;再循环管道接至除氧器。最小流量装置包括:再循环阀、截止阀以及流量测量装置。
给水泵汽轮机为杭州汽轮机厂引进西门子技术生产的NK63/71 型汽轮机,为单缸、单流、单轴、反动式、纯凝汽、冷端外切换式汽轮机。
正常工作汽源来自主汽轮机四级抽汽,备用汽源来自主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当主汽轮机负荷降至40%以下时,正常工作汽源压力便不能满足汽轮机驱动给水泵的要求,此时调节器自动地将汽源从工作汽源无扰动地切换到备用汽源(冷段),并在此工况下运行。当主机负荷重新上升达到给水泵小汽机汽源要求时,调节器又能自动地将汽源切换到工作汽源。小汽机排汽进入主凝汽器。机组正常运行时,两台汽动给水泵并联运行,单台给水泵可供给锅炉55%BMCR的给水量;当一台汽动泵因事故停运时,另一台汽动泵和电动调速给水泵并联运行可保证机组在THA工况下的给水量。
给水泵的轴端密封采用迷宫密封,来自凝水泵的凝结水经滤网和压力调节阀后,注入密封腔室中,密封水的回水有两路,分别为有压回水(进入前置泵入口)和无压回水(进入凝汽器)。
汽动给水泵组
汽动给水泵组的驱动方式及配套型式为:前置泵由前置泵电动机单独驱动,给水泵由小汽轮机驱动。给水泵的润滑油由小汽轮机润滑油系统供应,前置泵采用稀油润滑的滚动轴承而不另设油系统。
汽动给水泵的前置泵进口管道上设有化学清洗接口、电动闸阀、小汽机密封水有压回水管道接口、化学加药管道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