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中专电机和控制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doc

发布:2018-10-04约3.1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中专电机和控制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   摘要:电机与电机控制的知识和技能是中专机电专业的必修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通过科学的整合确定出实用的教学内容,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这就是本文研究的宗旨。   关键词:中专 电机与控制 教学改革      电机与电机控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中专机电专业的必修课程,这类内容综合了电、磁、力,热等学科的基本理论,较为抽象,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起来都有一定难度;而且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专教育已从学历教育进入就业教育的新阶段,学生上了这门课,从中掌握了多少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能否满足他的就业需求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情况,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对《电机与变压器》、《电机与控制》两本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增删,删去陈旧的知识???冗长的推导,补充和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新知识,并按从静止到转动,从交流电机到直流电机,从异步电机到同步电机,从三相电机到单相电机,从工业生产到家用电器的思路调整顺序,适当增加实训环节,将两本教材中实用够用的关键内容整合成一门课程,称之为《电机与控制》,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适应该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此一并提出管见与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索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整合后的《电机与控制》教学内容共包括六个部分      第1部分变压器(共计12学时)   1、讲授内容:变压器的用途、结构、铭牌(2学时);单相变压器原理、绕阻极性及运行特性(2学时);三相变压器磁路和绕阻接法(2学时);其他用途变压器简介(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变压器结构、铭牌、用途,理解变压器工作原理和运行情况,掌握变压器绕阻的极性测定和接法。   2、实训内容:参观电力变压器,验证变压器变电流、变电压、变阻抗的原理(2学时);单相变压器的极性和外特性的测定(2学时)。   ※训练目标――熟悉变压器的外观,学会测单相变压器的极性和变化,学会测定变压器的外特性。   第2部分三相异步电动机(共计16学时)   1、讲授内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学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2学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方法(2学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与铭牌数据,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制动方法,了解维护与故障处理方法。   2、实训内容: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反转、制动、调速训练(4学时);参观电机车间,进行简单的拆装训练和故障分析(4学时)。   ※训练目标――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铭牌、嵌线工艺,了解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   第3部分直流电动机(共计16学时)   1、讲授内容:工作原理与机械特性(4学时);控制方式(4学时);无刷直流电动机(2学时);直流电动机的使用、维护、故障处理(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直流电动机原理及机械特性;掌握直流电动机基本关系式和控制方法;了解其使用、维护方法。   2、实训内容: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实验(4学时)。   ※训练目标――熟悉直流电动机起动器的使用,掌握直流电动机调速方法。   第4部分 单相电机(共计14学时)   1、讲授内容:单相异步电动机(4学时);单相串励电动机(4学时);单相同步电动机(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原理及控制方法,了解单相串励电动机运转原理与运行特性,了解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实训内容:单相异步电动机测绝缘电阻和绕阻直流电阻实验(2学时);单相串励电动机控制与故障处理方法(2学时)。   ※训练目标――学会测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学会单相串励电动机的故障检修方法。   第5部分控制电机(共计10学时)   1、讲授内容:伺服电机(2学时);测速电机(2学时);步进电机(2学时);直线电机(2学时)。1、讲授内容:伺服电机(2学时);测速电机(2学时);步进电机(2学时);直线电机(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控制电机的基本原理、适用场合。   2、实训内容:参观数控机床上的步进电机(2学时)。   ※训练目标――了解步进电机的功能。   第6部分常用家用电器电动机及控制(共计38学时)   1、讲授内容:洗衣机电动机及控制电路(6学时);电风扇电动机及控制电路(6学时);   电冰箱和空调器电动机及控制电路(8学时);其他常用家电电动机及控制电路(4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常用家电中的电动机的种类和结构、用途,掌握其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及接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