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10章第4节 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 .pdf
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
课题电容器的电容单元10学科物理年级高二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10章第4节的内容,电容器是一种重
要的电学元件,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研究电容器需要涉及的电势差、电场
强度、电荷量等物理量.所以,本节教学的核心是应用静电场的有关知识研究电容器.如何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节的教学中都应该有所体现
电容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电容又是一个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引出这
一比值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知道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其比值反
映电容器本身的性质。
教材
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是本节教学内容的又一难点,做好教科书中的演示实
分析
验是突破该难点的好办法。
电容器在各种电子仪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学生对电容器并不熟悉,因此引入新课
应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让学生首先直观、感性地了解电容器.本节学生又见到了中学阶
段常用的比值法定义物理量,以及用科学的实验探究式的方法研究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并
且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以及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思维能力,所以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模拟实验都
要认真组织好.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观察认识常见电容器的构造.
(2)理解电容概念及其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用来进行有关的
计算.
(3)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
教学
二、核心素养
目标
与核物理观念: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电容器并构建电容概念。
心素科学思维: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养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理解电容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影响平
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体会其中蕴涵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法,并能够对
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等.
科学态度与责任:电容器两极板带等量异种电荷,体现物理学中的对称美;渗透了事物
的本质由自身的因素决定,即内因决定,不由外因决定的观点。
重点电容的概念及决定电容大小的因素。
难点电容的概念,电容器的电量与电压的关系,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水可以用容器储存起来,以备不时
之需。那么电荷能否也像水一样储存起来呢?
出示图片:水瓶、莱顿瓶、电容器观看图片用类引起学生的好奇
并说明莱顿瓶是一种最早用来贮存电荷的电比的方法理解心,为学习电容
容器。电容器,并观器的电容做好铺
电容器在我们当今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吸尘察吸尘器的线垫
器、电脑、电视机、收音机等几乎所有用电器中都路板。
有电容器。
出示图片:吸尘器的线路板
那么,它内部的构造是怎样的?它是怎样“装
进”和“倒出”电荷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容器的电容。
讲授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