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绿色的梦 精华版教案.docx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充满智慧和童心的儿童诗,体会儿童眼中的美好,提升对自己想象的认可度。
语言运用:此课教学可抓住“滑过”一词,想象脚尖滑过的地方还有哪些,仿写第2小节。还可以想象小鸟会留下怎样的歌声,“我”彩色的梦境里还有什么画面,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说一说。
思维能力:能通过课文引发思考,激发想象并表达出来。
审美创造:品读诗歌,感受儿童眼中的缤纷世界,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课前解析
《彩色的梦》是高洪波写的一首充满智慧和童趣的儿童诗,作者用彩色铅笔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展现了儿童眼中的缤纷世界。诗歌以儿童的口吻、拟人的修辞手法、明快的节奏,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教学目标
1.认识“盒、聊”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重点)
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盒、聊、坪”等5个生字,会写“彩、梦、森、苹、灵”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还会画出什么梦。
一、提问导入,指导书写
1.教师导入: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花儿爱做梦,梦是红红的;大海爱做梦,梦是蓝蓝的。同学们,你们爱做梦吗?你们的梦又是什么颜色的呢?(出示课件3)
2.每个人的梦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儿童诗——《彩色的梦》。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板书:彩色的梦)
3.指导书写生字“彩、梦”。(出示课件4)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5)
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给诗歌标上小节号。
2.教师提问:想一想,“彩色的梦”指的是什么。(出示课件6)
预设:用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境。
三、再读课文,赏读品析
1.品读第1小节。
(1)教师提出要求:读一读第1小节,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出示课件7)
(2)教师引读第1小节。(出示课件8)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梦是“一大把”的呢?
预设:因为梦是用彩色铅笔画出来的。
教师追问:这“一大把彩色的梦”是怎样的?
预设: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3)句型训练: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描述一下课间活动的场面吗?(出示课件9)
预设:操场上,同学们有的捉迷藏,有的拍皮球,有的踢毽子。
(4)教师提问:彩色铅笔是在哪里、怎么画出彩色的梦的呢?(出示课件10)
预设:他们在白纸上跳蹦地画出彩色的梦。(板书:在白纸上跳蹦)
教师提醒:“盒”是形声字,“合”和“盒”的读音一样。“皿”是形旁。
教师小结:“躺在、聊天、跳蹦”把铅笔当作人来写,这样写让句子更生动、更富有童趣。
(5)猜一猜:彩色铅笔躺在铅笔盒里会聊些什么呢?(出示课件11)
预设:胖胖的红铅笔说:“我要画出红红的太阳,鲜艳的花儿。”
长长的绿铅笔说:“我要画……”
圆圆的蓝铅笔说“我要……”
(6)指导朗读:一起朗读第1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课件12)
教师提醒:轻读“聊天”,重读“跳蹦”。最后一句要用欢快、喜悦的语气读。
2.品读第2小节。(出示课件13)
教师提问:朗读第2小节,你看到了梦中的哪些景物?它们有哪些色彩?脚尖滑过的地方,彩色铅笔画了哪些彩色的梦?
(1)学生交流,汇报成果。(板书:梦境草绿了花开了天蓝了)
(2)指导朗读,随文识字。(出示课件14—16)
(3)教师引导:瞧,彩色的画面多美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17)
朗读指导:重读“大块”“大朵”“大片”“绿”“红”“蓝”。“蓝——得——透——明”字音要延长,可以用赞叹、惊叹的语气来读。
3.激发想象,仿写句子。
教师提出要求:彩色的铅笔滑呀滑,它滑过了秋天的田野,想一想,会发生哪些奇妙的变化。仿照第2小节写一写。(出示课件18)
预设:大片的稻田,黄了;
大朵的棉花,白了;
大片的高粱,红了;
红——得——耀——眼!
四、学习字词
1.认读词语:出示拼音,“小老师”带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出示课件19)
2.学习会认字。(出示课件20)
3.交流识字方法。(出示课件21—23)
(1)熟字比较:柳-聊,没-般;
加一加:郁=有+、坪=+平;
减一减:=窗-。
(2)看图识字:囱、郁,并通过组词进行巩固。
(3)形声字识记:坪、叮、咛。
4.识字游戏:我是小小神枪手。(出示课件24)
五、指导书写,课堂演练
1.出示“森、苹、灵”3个字及所组的词语,学生观察字形。(出示课件25)
2.重点指导“森”容易写错的地方。(出示课件26)
3.抄写课文中的词语。(出示课件27)
彩色脚尖森林苹果
4.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