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三章脱落细胞学及针吸细胞学检查.ppt.ppt

发布:2017-10-07约2.52万字共29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外底层细胞:在内底层细胞 之上。涂片中,其体积较内底层大, 直径15-30μm ,细胞核与内底层相 似,染色质略疏松,核与胞质比例为 1∶2-3。 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从底层到表层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 1.细胞体积由小到大; 2.细胞核由大到小,最后消失; 3.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 粗糙、紧密、固缩; 4.核浆比由大到小; 5.胞浆量由少到多,胞浆染色由暗 红色到浅红色。 1、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1)矮柱状上皮细胞:细胞为圆 锥形,顶端宽平,其表面有密集的纤 毛,呈淡红染色。细胞底端细尖似豆 芽根。 (2)高柱状上皮细胞:胞体细长, 底部尖细,顶部平宽可有纤毛。核位 于近底部。 3、储备细胞:具有增生能力的幼稚 细胞。位于假复层柱状上皮的基底部, 胞体较小,呈多角形,圆形或卵圆形。 核边清楚,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分布 均匀。可见核仁胞质少,略嗜碱性。 此外涂片中尚可见中间细胞,呈较短 小的梭形,常夹在成排柱状上皮细胞 中,属未充分分化的细胞。 2、纤毛柱状上皮团:细胞常聚集成 堆,细胞间界线不清,可见胞核互相 堆叠,形成核团,核团周围为胞质融 合而成的胞质带。细胞团的边缘有时 可见纤毛。 3、粘液柱状上皮细胞团:呈蜂窝状 结构,胞质内富含粘液,细胞体积较 大。 5、逆分化:未分化的幼稚细胞长 期受不良因素刺激或遗传基因发生突 变,细胞背离其正常分化过程,而向 相反方向发展,形成不正常的胚性细 胞或核异质细胞,最后可发展为恶性 细胞。这一过程称为逆分化。 2、亚急性炎症:涂片中除退变上 皮细胞和坏死细胞碎屑外,尚见增生 的上 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 胞、淋巴细胞及嗜酸粒细胞常同时存 在。 3、癌细胞群像特征 (1)体积大小不等,相差悬殊 (2)具多行性和不规则性 (3)排列不齐,失去极性 (4)形成镶嵌样结构的癌细胞团 4、涂片背景特征:红细胞、血红 蛋白、含铁血黄素、白细胞、吞噬细 胞等。 分化较好的鳞癌常见下列特征性 形态: ①胞体一端膨大,一端细长,形似 蝌蚪,胞质常有角化理特征性形态; ②纤维状癌细胞胞体细长,含一个 细长深染胞核,居中或略居中; ③癌珠又称癌性角化珠其中心有一 具圆形癌细胞,周围由梭形癌细胞呈 洋葱皮样包绕,胞质角化呈鲜红染。 胞核浓染,畸形。 分化好的鼻咽鳞癌细胞 胞体巨大,呈多形性,核固缩、深染、染色质呈不规则块状。浆量丰富,染紫灰色 分化好的肺鳞癌 分化好的肺腺癌细胞 胞体较大,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癌细胞成团或腺腔样排列。核染色质浓集、深染、呈粗粒状,核膜清楚、核仁1-2个,大而清楚,着深蓝色。浆量丰富、嗜碱性、着色淡,浆界不清 分化好的肺腺癌细胞 分化差的肺腺癌细胞 成团排列,胞体中等大小,不规则。胞核大,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浓集、深染、呈块状,核仁1-2个,大而清楚,着色浅,浆量较少,染蓝色 痰小细胞未分化癌细胞 密集成团,排列紊乱,胞体小,核染色质高度浓集、深染、呈块状,分布不均。核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量极少,似裸核样 分化差的腺癌细胞 2.中性粒细胞涂片中常可见多量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易变性,胞 质溶解而成裸核。主要见于组织炎症 时。此外见于癌组织坏死后继发感染 时。 6.巨噬细胞涂片中一般不太多, 相当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有很强的 吞噬作用。 7.组织细胞比巨噬细胞略小。核 染色较深,呈圆形,位中或偏位,见 于炎症时。 8.多核巨细胞:细胞体积大,可 含数十个胞核,若在涂片中见到,则 要考虑结核病的可能。 (3)乳头溢涂片检查:用于导管 内乳头状瘤和乳腺癌细胞学检查。 (4)前列腺液涂片检查:采用前 列腺按摩法取得分泌物,作前列腺细 胞学诊断。 4、磨擦法 利用磨擦工具在病变部位磨擦, 将擦取物直接涂片。常用磨擦工具有 海棉磨擦器、线网套、气囊等。可分 别用于鼻咽部、食管和胃部病灶的取 材。 2、涂抹法:适用于稍稠的标 本,如鼻咽部、宫颈粘液标本。用竹 棉签在玻片上涂布,由玻片中心经顺 时针方向外转圈涂抹;或从玻片一端 开始平行涂抹,涂抹要均匀,不宜重 复。 4、吸管推片法:用吸和将标本 滴在玻片一端,然后将滴管前端平 行置于标本滴上,平行向另一端均 速移动滴管即可推出均匀薄膜。此 法亦适用于胸、腹水标本。 (2)干燥固定:涂片后待其自然 干燥,再行固定。适用于稀薄标本如 尿液、胃冲洗液等,也适用于于瑞特 染色和姬姆萨染色。 3、瑞特-吉姆萨染色法(wright giemsa atain);本方法多用于血 液,骨髓细胞学检查。胞质内颗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