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储层压裂工艺技术关键点概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测试压裂 G函数 平方根 参 数 结果 滤失系数(×10-4) 12 滤失倍数 3 压裂液效率(%) 77.0 微裂缝条数(个) 9.0 裂缝开度 9 净压力(MPa) 32.2 缝孔磨阻(MPa) 13.0 闭合压力(MPa) 41.14 闭合时间(min) 90.0 实例②XS21井KYC215.216层 三、现场诊断、控制 分析认识: 测试压裂解释微裂缝发育9条、压降大30.14 MPa/h、近井高摩阻13.0MPa 、净压力异常高32.2MPa、停泵压力梯度偏高0.0207MPa/m、属裂缝高度偏大且 微裂缝发育储层施工难度很大. 实例②XS21井KYC215.216层 三、现场诊断、控制 措施:胶塞和粉砂段塞 主压裂施工加入陶粒125.0m3、粉砂6.0 m3;最高砂比22.0%; 结 束 语 火山岩储集层类型多且岩性复杂,多孔介质的存在,给压裂增产工艺增加了难度;我公司在这方面有着多年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经验愿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共同携手合作,提高火山岩储层压裂增产工艺技术水平,为油田发展做贡献。 敬请批评指正 * 火山岩储层压裂工艺技术 关键点 北京华夏晓能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清晰地质目标 1、地层与构造特征 形成年代 储层划分、主要目的层 地层受控制条件 面积规模 厚度(地层、储层): 1、地层与构造特征 一、清晰地质目标 沉积环境条件 一、清晰地质目标 地震反射层构造图 区域地层厚度图 含气组合及主力储层 一、清晰地质目标 区域生储盖组合 区域连井剖面 火山岩气藏 (气层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气藏 (气藏规模)主力凹陷内含气连片 (气水分布)纵向多套气层叠置,无统一气水界面 (含气高度)构造高部位气柱高度大 烃源岩和储层间互,形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条件 一、清晰地质目标 火山口 高角度多裂缝 熔 孔 储层岩性:复杂,流纹岩、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还有火山碎屑岩以及过 渡岩性 储集类型:多样,孔隙型、孔隙与裂缝组合、裂缝型储集层 储层物性:差,火山岩储层平均孔隙度5.3%,平均渗透率为0.35×10-3μm2 储层电阻:变化大,数十—数千欧姆米 流体类型:多样,烃类气、 CO2气、水。 非均质性:强,厚度、物性、流体性质横向变化大,无统一气水界面。 火山岩储层特征 2储层特点 一、清晰地质目标 裂缝发育特征 一、清晰地质目标 岩心 电成像测井 火山岩储层物性好,受埋深影响小。砾岩较致密,但埋深较大时物性远好于砂岩。明确火山岩、砾岩储层为主要勘探目标。 深层储层深度--孔隙度关系图 火山岩物性下限 砂砾岩物性下限 一、清晰地质目标 二、优化设计 储层类型 压裂难点 技术对策 实施情况 确定方案 施工指导书 产量预测 风险评估 技术对策 参数优化 地应力 储层特点 射孔方案 类比储层 压裂目的层 岩性特点 地 应 力 埋藏深度 储层厚度 地质资料 录井资料 测井资料 岩心资料 试气资料 深气井压裂设计及方案论证 压裂难点 邻井对比 首先确立设计优化流程,根据压裂储层地质特征,优选类比井,确定设计井的难点和对策,形成设计方案 1、射孔优化 二、优化设计 依据储层厚度、测井解释、油气显示、地应力解释剖面,确定射孔井段及方式。 47.0MPa 223ii 测井解释成果图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上下均有遮挡 上部有遮挡 下部有遮挡 上下均弱遮挡 上部弱遮挡 下部弱遮挡 无遮挡 1、射孔优化 地应力剖面是射孔优化的基础,也是人工裂缝垂向延伸的基本条件;我们把地应力剖面大体分为7种类型 Ⅰ(上下均有遮挡):人工裂缝易控制,静压力高 Ⅱ(上部有遮挡):人工裂缝易向下滑移,高度偏大 Ⅲ(下部有遮挡):人工裂缝易向上滑移,高度偏大 Ⅳ(上下部均弱遮挡):人工裂缝易向上下延伸,高度过大 Ⅴ(上部均弱遮挡):人工裂缝控制不当可向上延伸, 高度偏大 Ⅵ(下部均弱遮挡):人工裂缝控制不当可向下延伸, 高度偏大 Ⅶ(无遮挡):人工裂缝不易控制,向上下延伸,高度过大 二、优化设计 产能预测,是根据储层的静态资料,通过压裂软件计算出人工裂缝的几何尺寸(裂缝半长及高度)与改造规模大小的产量关系,通常储层孔渗差需要增大改造规模,可达到设计产量。 2、产能预测 输入静态参数:原始地层压力、压裂层段厚度、地层孔隙度、天然气比重、非达西因子、压后井底流压、缝长方向渗透率mDc、缝宽方向渗透率mDc 、矩形油气藏长度、矩形油气藏宽度、岩石压缩系数、地层温度 软件计算出不同裂缝半长条件下的改造规模和预测产量, 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