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和功-杠杆及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辰教育物理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学员编号: 年 级: 初 三 课 时 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物 理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T-杠杆的复习
C-知识考点
T-综合提升
星 级
★★★
★★★
★★★
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杠杆,深刻理解杠杆的定义;
2.知道杠杆五要素,熟悉力臂的概念;
3.会画力臂,也要会根据已知力臂画出对应力的示意图;
4.理解杠杆平衡实验,知道杠杆平衡条件;
5.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答相关题型。
授课日期及时段
15 年 9 月 日
教学内容
<建议用时5分钟!>
<建议用时20分钟!>
一、认识杠杆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见到下面这些工具,他们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请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杠杆的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二、认识杠杆五要素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0)
(2)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F1)
(3)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1、力臂是指支点到力(动力或阻力)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方向改变时,其力臂的大小一般也将发生改变。
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
4、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
5、画力臂三步骤:找支点、画出力的作用线、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有时需要将力的作用
线进行正向或反向延长)。
例题(力臂的作图):
1、(05南通)在图15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2、(05泰州)如图13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点. 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注意:请在图上保留为确保作图准确所画的辅助线)
三: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左沉右旋 ??右沉左旋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就能直接读出或量出.)
2、在杠杆两边挂适当钩码,并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计算两力的大小,并读出两力臂的值,将力和力臂的数值填入表中;(重复3次)
为什么要多次测量?(避免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将左侧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方向?若斜拉弹簧测力计,示数怎么变化?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
?
?
?
2
?
?
?
?
3
?
?
?
?
4、得出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例题(杠杆平衡实验):
1、(淮安)小明和小华合作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时,小明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 _______
.
(2)小华将四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左端后,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A处的细线上(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则小华应沿 _________ 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在此情况下,小华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2N.小明和小华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们这样就得出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
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汉)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A向 调(填“左”或“右”)
(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 (填“左”或“右”)移动 格。
(3)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 。(填“保持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4)物理课本中有这样一句话“托盘天平是支点在中间的等臂杠杆,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实际上使用天平经常同时用到砝码和游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