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甘肃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第1册教案.doc

发布:2017-06-07约9.15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 时 计 划 2011年—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岗子小学 科目:信息技术 教师:杨先忠 2011年—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科 教学进度表 科目信息技术教学班级教科书名称及册数新课标信息技术第1册上课 日期8月24日每周节数1总授课节数18 考试次数1周 次时间预定进度页数实际进度出入原因说明起讫起讫18月24日8月26日第1课 1828月29日9月2日第2课91639月5日9月9日第3课第4课172849月12日9月16日第5课293659月19日9月23日第6课374369月26日9月30日第7课4449710月3日10月7日国庆放假810月10日10月14日第8课5057910月17日10月21日第9课58621010月24日10月28日第10课63711110月31日11月4日第11课72801211月7日11月11日第12课81861311月14日11月18日第13课87901411月21日11月25日第14课91961511月28日12月2日第15课第16课971121612月5日12月9日第17课1131161712月12日12月16日回顾与反思1171181812月19日12月23日考试1912月26日12月30日总结201月2日1月6日 教者:杨先忠 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是新世纪对第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过去的十年中,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正确的开关机,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简单使用计算机,了解键盘、鼠标的使用,能输入简单的文字。 3.掌握文字录入的基本方法,养成正确的姿势,科学的指法,培养盲打的习惯。 4.认识操作系统,了解应用软件,了解windows中文件、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附件中的画图程序。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和渴望。我打算先让他们去感受一下什么是计算机,培养学习兴趣,再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四、教材分析: 本课程采用甘肃省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教材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各课大都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示范操作或阅读课本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的方法措施 1.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2.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职能,整合学科教学。 3.发挥“小能手”的帮学作用,提高课教学效率。 4.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5.每课以主题鲜明的任务驱动,在实践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操作技能。 6.组织“小擂台”、“操作小能手”、“我真行”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适应时代新潮的竞争意识。 7.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8.注重对弱势对象的帮扶补救。 9.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0.教学时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第1课 了解信息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