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模块汽油机点火系统的控制详解.ppt

发布:2016-03-23约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起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条件: (1)转速变化大且较低:<500r/min (2)进气歧管绝对压力或空气流量不稳定 → ECU无法正确计算点火提前角 起动时点火提前角: 按预定值进行控制 控制信号: 转速信号Ne与起动开关信号STA } 5、起动后基本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怠速运转 ECU根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IDL信号)、发动机转速传感器信号(Ne信号)和空调开关信号(A/C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1) 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单位转数的进气量或基本喷油量)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怠速以外工况(正常工况) (2) 正常工况下修正点火提前角或点火提前角修正系数的控制信号: ① 进气管绝对压力信号(PIM)或空气流量计信号(Vs) ② 发动机转速信号(Ne) ③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IDL) ④ 燃油开关或插头信号(R-P) ⑤ 爆燃信号(KNK) 不同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对点火提前角的修正项目和修正方法也不同。修正方法有修正系数法和修正点火提前角法两种 。 主要修正项目: (1) 水温修正 (2) 怠速稳定修正 (3) 空燃比反馈修正 6、点火提前角的修正 (1)水温修正 水温修正又可分为暖机修正和过热修正。 ① 暖机修正:暖机过程,冷却液温升高,燃烧加快,燃烧过程所占曲轴转角减少。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减小。 暖机修正控制信号: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THW、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PIM或空气流量计信号Vs、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IDL。 暖机修正 ② 过热修正:冷却液温度过高,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增大。 过热修正控制信号: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THW、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IDL。 过热修正 点火角度 冷却液温度 怠速工况 正常工况 ECU根据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来修正点火提前角,低于目标转速,应增大点火提前角,反之,推迟点火提前角;从而保持发动机在规定的怠速转速下运转。 怠速稳定修正控制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Ne、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IDL、车速传感器信号SPD、空调开关信号A/C。 (2)怠速稳定修正 与怠速目标转速的差值 当空调工作时,怠速稳定的点火提前角要小一些。在ECU控制的点火系统,当车速超过2Km/h时,就不再进行稳定怠速修正。 (3)空燃比反馈修正 点火提前角 喷油量 ECU根据氧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对空燃比进行修正。随喷油量的增加或减少,发动机转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为了提高转速的稳定性,点火提前角需根据喷油量的变化进行调整。反馈修正的喷油量减少,则应增大点火提前角,确保混合气在上止点迅速燃烧;反之,则应减小点火提前角。 空燃比反馈修正的主要控制信号有:氧传感器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冷却液温度信号等。 二、通电时间控制 1、通电时间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 2、通电时间的控制方法 3、点火线圈的恒流控制 初级电路导通时间,主要影响点火线圈初级断开电流值及点火线圈储存的能量,即影响次级点火电压的高低。而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大小及所存储能量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及供电电压。 为保证在不同转速和供电电压下,都具有相同的断开电流(初级电流所能达到的值,即初级电流储能指标),并防止点火线圈因长时间通过大电流过热烧毁,必须对初级电路导通时间加以控制。 1、通电时间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 单位:ms 单位:V 现代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由ECU控制,根据发动机的转速信号Ne和电源电压信号确定最佳的闭合角(通电时间),并控制点火器输出指令信号IGt,以控制点火器中晶体管的导通时间。 2、通电时间的控制方法 3、点火线圈的恒流控制 为改善点火性能,电控点火系统采用初级线圈电阻很小的高能点火线圈。为防止初级电流过大烧坏点火线圈,在部分电控点火系统的点火控制电路中增加了恒流控制电路,保证在任何转速下初级线圈断开电流均为规定值。 恒流的基本方法是:在点火器功率晶体管的输出回路中增设一个电流检测电阻,用电流在该电阻上形成的电压降反馈控制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只要这种反馈为负反馈,就可使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稳定,从而实现恒流控制。 三、爆燃控制 增大点火提前角 有爆燃 无爆燃 减小点火提前角 1、爆燃控制原理 安装在发动机缸体或气缸盖上的爆燃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是否发生爆燃及程度。并把爆燃产生的机械振动转变为电信号输入ECU。ECU把爆燃传感器输入的信号滤波处理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