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如何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doc

发布:2017-04-15约3.8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的精神食粮。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 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我认为,理想的课外阅读,应从培养兴趣、创造条件、选择材料、读写结合、指导读法、搭建展示舞台、落实激励机制、奖励先进个人、建立评价档案、养成习惯等诸方面来着手,重视学生自然状态下的“习课” 首先、要让学生快乐阅读,我认为应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提高读书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他们兴趣爱好和需求入手,因势利导,引导他们观察、描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推荐他们爱好的读物,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尝到识字的甜头,增长知识的乐趣,领悟到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把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效果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阅读的作用。 其次、教师应当尽可能的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条件。 1、教师多与家长联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如果和学校老师联手教育,势必起到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在共读共评中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读书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 2、发挥学校图书室的功能。有图书室的学校,老师在学校里要指导学生如何在图书室里借阅,并安排固定时间借阅。 3、积极营造读书氛围。在家庭建立图书架,购置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不要一味地让孩子阅读教辅用书,注重读经典。在班级建立图书角。为弥补图书室里书源不足的缺点或没有图书室的情况,教师仅可能动员学生把个人的书籍暂时存放在班上,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可设在教室一角,专人管理。也可学生自己保管,统一悬挂目录,便于相互借阅。总之以多种形式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有书可读。 第三、具体指导范围阅读,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增强有效性。鲁迅先生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的不到多方面的优点。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非常有限,枯燥了” 书海茫茫,学生初涉其中,常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应当认真帮助指导学生选择好课外读物,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变“漫读”为“选读” 帮助学生选择好书总的原则是“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当然,还要根据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心理,有目的地推荐。力求使《格林童话》成为他们心中美丽的梦幻;《上下五千年》化作他们走进历史文化的阶梯;《十万个为什么》变成他们攀登科学高峰的基石……同时在广博的基础上既有面的浏览,也有点的精读。尽可能的有的放矢,具体指导范围阅读。减少孩子阅读的盲目性,增强有效性。 第四、把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品味完文章的外在美、内涵美、意境美同时应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文学素养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或仿写、或写读书心得、或延伸。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使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第五、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阅读是一个厚积的过程,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便会左右逢源,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作为教师,在教读课文时,还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向课外相关内容链接,适时进行拓展性阅读,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六、搭建展示舞台,丰富阅读评价学校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如:故事会、朗诵会、主题会、手抄报展评、课外阅读竞赛评比等。通过活动,展示了学生课外阅读成果,浓厚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推进了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可是一旦小学生的读书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如果不很好的稳定、保持,兴趣就会渐渐消失。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成果的舞台,来保持、稳定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使自己获得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比方说:课前演讲,积极鼓励把讲台当舞台,每节语文课前给学生2-3分钟,让1-2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形式可以多样,如讲故事、朗读、背诵等。刚开始可能有些胆怯,但时间一长,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争先恐后的上去。这时,教师要照顾到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轮流制。在班级里长期开展这一活动,就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惯例,对他们读书兴趣的保持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书面展示,树立榜样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开辟一个好书我推荐,快乐众分享!的读书感悟展示栏。通过他用来展示学生的一些作品,如读书笔记、读后感、优秀习作、优秀周记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