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改.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改2003年的秋天,新课程的理念就像一缕清新的海风,在我们的翘首企盼下,终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迈进了孩子们的课堂。虽然我们与课改同行的日子并不长,但我现在正感受着新课改带给我们的变化。 一、新课改下我的教育观念 新课改不仅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变革。通过新课改的培训、学习、教学实践这几个过程的不断磨练,我已经客观、正确地认识到教学的实质以及教与学的关系。明确了教师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从而发展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我自己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改变长期以来的平庸守旧、不思进取的工作状态。 二、新课改下我的角色 通过学习新课改的现代教育理念,我明确了教师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我也由过去教学中的主角转为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做到和学生成为朋友。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这一角色中走出来,蹲下身子来欣赏学生,倾听学生,向学生学习,和学生一起成长。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回答,不管是响亮的还是轻微的、是理直气壮的还是胆怯的……其次在听的过程中我加以辩析、准确判断出富有意义的信息,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富有价值的内容,读懂学生。当学生的发言与众不同,并富有独特见解时,我及时捕捉,并给予高度的评价,及时地把好的东西聚起来,在学生中去集波成浪,以便师生共同推动课堂前进。在课下,我经常走进学生中间,蹲下身子来和他们交谈,做他们心中的“知心姐姐”。这样让我从多种角度来了解学生,对于教育他们个体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这深刻的感悟到只有蹲下身子,你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才能真正感受到孩子的心是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我把“蹲下身子”作为我角色转变的重要标志。 三、新课改下我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师生才能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就是我所要追求的课堂。我大胆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改变过去的“填注式”、“满堂灌”的传统方法。积极引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一切从老师出发”的教学思路,转变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灵活处理教材,大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上出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将课堂交给学生,还将课堂向课外延伸,除了课外阅读,课外练习,课外思考题之外,还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科活动。如读书小组、社会调查等。这样,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积极参与教学,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更新更多了,学习热情更高了。学生开始觉得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现在我的课堂气氛活了起来,学生动了起来。从“复习——导入——新授——练习——小结——作业布置”传统教学模式被锐意崛起的“问起来——说出来——做起来——论起来——写出来”所代替,形成一个“问——说——做——思——提”螺旋递进式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良性循环链。“老师,让我来!”“老师给我一次机会。”“老师,我会了!”“老师让我试一试,好吗?”“老师让我去帮助XX同学”、“Y!我们成功了!”、“这道题我还有不同的解法”……这样童贞的话语在我的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出现。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不断地体验着成功,尝试着学习的快乐,也让他们享受到课堂所带给他们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 四、新课改下我的教育评价 1、评价目的 我首先确立了评价的目的,以前评价是为了区分优劣与奖惩,而现在的评价是为了有效激励每位学生不断超越昨天的自我,实现面向明天的更好发展。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培养学生会,发现他人优点、审视自我的评价能力。平时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坚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采用即时的口头评价、谈心式的评语激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更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语言的措辞上非常谨慎,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我在班里设立了多种激励学生的评价项目,如体育之星、劳动之星、纪律之星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