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研年度计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教科研年度计划
篇一: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2012-2013下)
**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研兴教”战略,围绕学校提出的工作目 标,聚焦课堂,研培结合,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 提高,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引领和服务功能,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全 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以“三环节”研究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以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课题,突出重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努力打造“轻 负高效”课堂。
2、全面推进以“三环节” (预习、课堂教学、限时作业)为重点的教学改革,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实施“教师读书成长”工程,促进每位教 师专业发展,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独立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向学 习型、研究型转变。
4、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关注课题研究过 程,抓落实,求实效。
5、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围绕“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三个重点,深 入开展“说—讲—测—评—思” 、 “三课两评一反思” 、 “我讲我的教育故事” 、 “常态 课堂案例研讨、案例分析、教育叙事、教育沙龙”等多元化的校本研究活动。争创 区级校本培训示范校。
6、开展“高效课堂系列达标活动” 。从“课标” 、 “教材” 、 “设计” 、 “课堂教学” 等方面进行分项达标,深化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限时作业三个环节的研究和实施, 优化课堂结构,努力打造“轻负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持续 发展。
7、积极参加市、区校本教研活动,带动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提高研究的实效 性。三、采取措施 (一)规范课题管理,突出科研的实效性 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切实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推进 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课题成果的推广,突出科研的实 效性。
不断树立“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思想,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 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使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 教学工作。本学期,我们继续突出语文“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和数学“合 理使用教材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两个龙头课题,形成以教科室为主导,主持人为中 介和桥梁,实验教师为主体的三级教科研网络,踏实稳健地开展研究。
本学年,教科室将沿袭过去的成功做法,定期对各级课题进行阶段推进,检查 落实研究的进展情况,确保课题研究的过程真实、有效。各教研组加强“三环节” 教学中的小课题的有效研究,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
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为:课题组集中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五次,内容包括理论学 习、实验课研讨、阶段研究讨论等;每个课题组要确保不少于 3 节课题研究课。各 位实验教师要开展好课题相关的实践活动,确保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并 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或课题论文;各课题组必须要撰写若干教育叙事或案例,我们 所写的课题论文、案例应该是对这些实践活动的记录、反思、概括。各课题组要作 好研究实时记录积累好学习文献、典型课例教案、评课表及其他相关活动资料。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本着“年轻教师进步大,骨干教师出特色”的思想,坚持重点培养,普遍提高 的原则,对我校任课教师进行分层培养。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引导教师 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本学年,我们将着力构建校本交流 平台,强势推进校本研究,打造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1、读书反思提升 继续实施“教师读书成长”工程。坚持“四个为主、四个结合”的读书策略:
学习内容以学习教育名著和新课程理论为主,与博览群书相结合;学习形式以个人 自学为主,与集体学习结合;学习时间以业余为主,与课余学习相结合;考核结果 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主,与检查交流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相结合,鼓励教师广闻博览。学 校将把读书活动列入教师专业发展考核之中。
深入开展“常态课堂案例研讨、案例分析、教育叙事、教育沙龙、说课比赛”等多元化的校本研究活动。教科室将加大抽查与展评的力度,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 报,树立学习先进典型,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教师个人的考核。
2、专家引领辐射 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报刊及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学思想,积极参加各 级的教研活动,并将活动中的先进理念和操作方法带回来,和大家进行共享。另一 方面我们将邀请专家、教研员进学校,引进他们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教 师的专业发展。本学期将继续开展教学开放周教学活动,通过名师引领、课堂示范、 专题研讨等方式搭建有效的教科研交流平台。认真参加市、区教研共同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