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世界古代史上册导言.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世界古代史;一、历史的意义与历史学科
二、关于世界古代史
三、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一、历史的意义; 《大英百科全书》(1880年版)
“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 ; 《苏联大百科全书》
1、自然界和社会上任何事件的发展过程。宇宙史、地球史、各个学科史——物理史、数学史、法律史等均可列入这一含义。
2、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具体的和多样性的过去之学科,以解释人类社会具体的现在和未来远景作为宗旨。 ;传统:“过去的政治”。
近来:历史是人类昔日在各个领域的活动的纪录和解释,是过去与现实的对话。
三层意义:
纪录过去人类的各种活动的轨迹;
不断探求着“为什么”;
着眼现实,为现实服务。
;(二)当代西方对历史客观性和决定论的挑战
历史相对主义:历史并不是实际发生的往事,而是历史学家用笔写出来的,史家无法获得往事的全部真相。
历史决定论遭遇挑战
英国学者卡尔·波普尔(Popper)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无法预见人类历史未来的进程;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 ;(三)历史还有什么意义?
(1)记忆功能。
(2)价值和道德评判功能。
(3)拓展思路的功能。
(4)认识现实的功能。
(5)基础功能。 ;(四)历史学的分类;(五)历史学科的体系;(五)历史学科的体系;二、关于世界古代史;(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世界古代史是研究人类起源、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分为上古和中古两部分。 ;世界古代史的范围:
就时间而论,始于人类的产生(大约300多万年前),终于1500年左右,中间以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奴隶制国家)的产生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分界点,以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公元476年)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点。;就地域而言,原始社会史运用世界各地的典型资料,综合说明原始社会的发展规律;奴隶社会史则主要叙述埃及、西亚、印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心地区的历史;封建社会史主要研究西欧、拜占庭、东欧、东南亚、阿拉伯等地区的历史。;(三)重点与难点;难点:关于文明;2、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A、地理因素论—亚里斯多德、孟德斯鸠、埃尔斯沃思·亨廷顿
“地力耗尽论”—康德 、孔德
B、汤因比的挑战和应战说。
C、文化传播因素说。
D、工艺发展因素说。 ;特殊性:原始社会没有文字,因此必须注意古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学科的资料;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民间传说、歌谣、故事、神话,以及古代文献中关于远古时代的某些记载,都是研究原始社会的珍贵资料;语言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学科也从不同方面为原始社会的研究提供了资料。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已有文字记载,这两个时期的史料不仅包括史书,也包括其他文献;不断发现的大量考古资料既可以证实古代文献史料的准确性,还可纠正古代文献中的某些错误和不实之处。 ;了解过去,了解今天;懂得历史,理解现实。
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既要注意纵向联系,又要注意横向关系;既要注意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注意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历史特点;既要理清历史线索,又要抓住关键的人物、事件,这样才能把这门课程学好。
;(六)知识模块及学时;(七)参考书目;三、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1979年,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和中世纪史研究会相继成立。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古典学、亚述学、埃及学和赫梯学先后建立;开始招收研究生。;研究开始脱离苏联的传统模式和观点,提出了不同见解,主要表现在“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编写的《世界上古史纲》和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中“古代史编上卷”中。
两著作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批判了“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前者批判苏联学者的东方古文明特殊论的观点,指出这是在某种程度上歧视东方古代文明或变相的西方中心论 。后者提出世界历史发展具有从分散到整体的特点,试图以中国学者的视角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结合起来论述,比较诸文明间的异同。;(二)主要研究课题与成果:;3. “古代文明史研究”:
“古代文明的发展演变”、“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古代王权的产生、发展与类型”、“古代城邦研究”等。
4. “西亚北非史研究”:
古代埃及史和两河流域史;主要成果有《古代埃及史》《西亚农耕的起源》等。 ;5.“古代希腊罗马史研究”
“荷马史诗与英雄时代”、“希腊城邦制度”、“希腊罗马的社会结构”、“奴隶制度与社会阶级关系”、“古代民主制度”、“古希腊罗马的哲学与史学”、“古罗马的共和国与帝国”等。
专题和个案研究,如“希腊城邦间关系的研究”、“罗马社会婚姻制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