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与我国经贸关系.doc.doc

发布:2017-05-06约7.4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與我國經貿關係 (一) 雙邊貿易關係 澳洲長久以來為我農工原料重要供應來源,台澳兩國之經貿結構甚具互補性。近年來台澳雙邊關係在各方面均較過去有所改善,台灣乃是澳洲第12大貿易伙伴、第8大出口市場, 2006年度台澳雙邊貿易額80億美元(103億澳元),2007年為93億美元(102億澳元),2008年更突破至127億澳元,2009年雙邊貿易額則為98億澳元,我自澳洲進口主要為能礦原料,澳洲自我國進口之主要產品為IC及電腦零件、精煉汽油、腳踏車及電訊設備等。 依照澳方2009年統計(澳元統計資料),我國為澳洲第12大貿易夥伴國,澳洲與台灣2009年之進出貿易總額達98億1,505萬澳元,其中澳洲對我出口64億9,236萬澳元(2008年為82億6,300萬澳元,衰退21.4%),占澳洲總出口比重3.3%,台灣為澳洲第8大出口國;澳洲自台灣進口33億2,271萬澳元(2008年為44億1,764萬澳元,衰退24.8%),占澳洲總進口比重1.7%,台灣為澳洲第14大進口來源國。 依照我國統計(以美元計算),澳洲為我國第11大貿易夥伴,2009年貿易總額(含復運資料)為83億1,917萬美元,占我總貿易比重2.2%;澳洲為我國第16大出口巿場,我國出口(含復運)23億5,331萬美元(較2008年34億8,649萬美元,衰退32.50%),占我總出口之1.2%;澳洲同時為我國第6大進口來源國,我國自澳洲進口59億6,586萬美元(較2008年82億7,062萬美元,衰退27.87%),占我總進口之3.4%。 根據澳洲外交貿易部出版品2008年度澳洲貿易分析報告(Composition of Trade Australia 2008),當年度該國主要出口市場中,我國名列為澳洲銅礦(7億9,810萬澳元)與鋅礦(2億1,040萬澳元)第1大出口巿場,也是動物油脂5,020萬澳元之第2大出口巿場,排名第4大出口市場產品包括:煤礦、鐵礦、鋁礦、木片、甲殼類動物、動物飼料、漁產品,排名第5大出口市場則包括藥品、新鮮冷凍冷藏牛肉、小麥、液態丙烷及丁烷、非含鐵金屬 (Other non-ferrous metals)。 在進口來源國家中,我國是澳洲手工或機械工具、扁軋鋼及合金鋼之第3大進口來源;積體電路、電機用品及零件、塑膠條/片/卷、機車、船舶之第4大進口來源;精煉石油、金屬製品、鋼管及鋼/鐵條、塑膠製品、電腦零配件第5大來源。但2009年因我國出進口衰退,相關數據將有很大變化。 為便參照後附表,以下各項分析以我國統計資料數據為準,2009年我國自澳洲主要進口產品包括煤礦(28.11億美元)、鐵礦礦石及精砂(7.35億美元)、未加工鋁(3.06億美元)、天然氣(2.95億美元)、精鍊銅(2.16億美元)、石油(1.65億美元)、鹽(1.42億美元)、未加工鋅(1.03億美元)、冷凍牛肉(1.02億美元)、醫療製劑(1億美元)及小麥(0.73億美元)等。 我國主要自澳洲進口之前10大產品,在2009年嚴重衰退包括精鍊銅(-71.94%)、未加工鋅(-55.46%)、石油(-46.13%)、未加工鋁(-43.57%)、鐵礦礦石及精砂(-30.48%)、小麥(-22.74%)及煤礦(-21.66%),僅有天然氣、鹽及冷凍牛肉持續增加,整體表現不佳。 我國2009年進口衰退原因,主要因我國產業以外銷導向為主,因受到2008年金融風暴影響,我國各主要出口巿場在2009年持續不振,影響我國對澳洲上述之原物料需求大減所致。 我國出口至澳洲主要產品包括石油(1.92億美元)、機器零附件(1.22億美元)、氫氧化鈉或鉀(1.09億美元)、非合金鋼軋製品(0.67億美元)、不銹鋼軋製品(0.65億美元)、非動力腳踏車(0.60億美元)、機動車輛零件(0.57億美元)、磁性儲存裝備(0.55億美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