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碱法烟气脱硫除尘操作规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烟气脱硫除尘操作规程
工艺流程介绍来自的烟气经烟道从塔底进入脱硫塔在脱硫塔内布置层旋流板的方式,旋流板塔具有良好的气液接触条件,从塔喷下的碱液在旋流板上进行雾化使得烟气中的SO2与喷淋的碱液充分吸收、反应。经脱硫洗涤后的净烟气经过除雾器脱水后经引风机通过烟囱排入大气。最初的双碱法一般只有一个循环水池,NaOH)、石灰和脱硫过程中捕集的飞灰同在一个循环池内混合。在清除循环池内的灰渣时,烟灰、反应生成物亚硫酸钙、硫酸钙及石灰渣和未反应的石灰同时被清除,清出的混合物不易综合利用而成为废渣。为克服传统双碱法的缺点,对其进行了改进。主要工艺过程是,一次性加入氢氧化钠制成脱硫液,用泵打入吸收塔进行脱硫。三种生成物 Na2SO3、NaHSO3、Na2SO4)均溶于水,在脱硫过程中,烟气夹杂的飞灰同时被循环液湿润而捕集,从吸收塔排出的循环浆液流入沉淀池灰渣经沉淀定期清除,可回收利用。上清液溢流进入与投加的石灰进行反应,置换出的氢氧化钠溶解在循环水中,同时生成难溶解的亚硫酸钙、硫酸钙和碳酸钙等,可通过沉淀清除。3、工艺基本原理1)吸收反应
2NaOH+ SO2 —— Na2SO3+ H2O
Na2SO3+ SO2+H2O —— 2NaHSO3
该过程中由于使用钠碱作为吸收液,因此吸收系统中不会生成沉淀物。此过程的主要副反应为氧化反应,生成Na2SO4:
2Na2SO3+ O2 —— 2Na2SO4
(2)再生过程(用石灰浆液)
CaO+H2O—— Ca(OH)2
2NaHSO3 + Ca(OH)2 —— Na2SO3+CaSO3﹒1/2H2O
Na2SO3+ Ca(OH)2 ——2NaOH+CaSO3﹒1/2H2O
再生后所得的NaOH液送回吸收系统使用。所得半水亚硫酸钙可经氧化生成石膏(CaSO4﹒2H2O)。
此外,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烟气中还有部分的氧气,所以还有副反应-氧化反应发生:
2CaSO3﹒1/2H2O+O2+3H2O —— 2CaSO4﹒2H2O
对于脱硫效果来讲,塔进口pH越高,吸收液脱硫能力也就越强。但pH过高后,可能会增加系统中Ca2+的浓度,从而增加系统中CaSO4的过饱和度,引起系统的结垢和堵塞。
4、工艺流程说明
4.2、工艺过程
加入NaOH制成脱硫剂(循环水),用打入除尘塔进行循环。在脱硫过程中,烟气夹杂的烟道灰同时被循环水捕集,从脱硫除尘器排出烟道灰经沉淀清除。上层清液溢流进入与投加的石灰进行反应,置换出的NaOH溶解在循环水中,同时生成难溶解的CaSO、CaSO和CaCO3等,可通过沉淀清除用NaOH脱硫,循环水基本上是NaOH的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便于设备运行与保养。为保证脱硫除尘器正常运行,烟气排放稳定达标,确保脱硫剂有足够使用量。作为这种工艺的代表方法,是从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基础上优化而来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使用石灰石加水制成浆液作为吸收剂喷入除尘器与通过的烟气充分混合,使浆液中的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CaSO 、CaSO等产物之后排出。这种工艺生成的反应物溶解度较小,很容易在烟气通道内结垢,甚至堵塞,严重时影响炉正常运行。双碱法对这种方法进行改良,采用NaOH制成溶液作为吸收剂,再用Ca(OH2对反应后的药液进行还原,从而循环使用。NaOH溶液碱性较强,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化合物的溶解度较高,所以不会析出结垢造成烟气通道的堵塞现象。
工艺过程参数检测及控制调节系统主要操作参数和技术指标:脱硫塔进口烟气量:? ?? ? m3/h ;脱硫塔进口平均SO2浓度:? ?? ? mg/Nm3? ? ? ? 净化烟气中SO2的含量:? ? mg/Nm3
净化烟气中含尘量:? ?? ? /Nm3? ? ? ? 控制调节系统说明(1)主要控制PH值在-13间,不得低于()控制循环池溶液高度在三分之二处,防止停车后,排出管道溶液时池满溢出()由于消石灰中Ca(OH)2 (或生石灰CaO)的含量不稳定,理论计算加入量为1kgSO2需1.2kg; 需0.15kg,纯度都按90%计),实际运行时根据PH值随时调整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