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测算及比较.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测算及比较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测算及比较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的测算及比较。首先,通过构建基于投入产出法的RD溢出效应模型,对制造业间的RD溢出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其次,选取我国制造业相关数据,运用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不同制造业间的RD溢出效应差异。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促进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RD活动在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RD活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在制造业内部,不同行业间的RD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如何测算和比较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投入产出法为基础,构建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测算模型,对我国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在制造业领域,研发(RD)活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技术、市场、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制造业内部不同行业间的RD活动存在显著差异,导致RD溢出效应在制造业间的分布不均。因此,深入研究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对于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2)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的测算与比较,有助于揭示不同行业间技术进步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一方面,通过分析RD溢出效应,可以识别出对其他行业影响较大的关键行业,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了解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企业调整研发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研发效率。此外,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的研究还能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3)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强制造业间RD合作与交流,促进RD溢出效应的发挥。然而,由于历史、文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通过深入研究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揭示其内在规律,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关于RD溢出效应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实证分析。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RD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如地理邻近性、产业关联性、知识溢出渠道等。其中,Griliches(1969)提出的“外部性”概念为RD溢出效应研究奠定了基础。随后,许多学者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RD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如Cockburn和Griliches(1988)通过专利数据研究了RD溢出效应。此外,一些学者还从产业组织理论、创新系统理论等角度对RD溢出效应进行了理论探讨。
(2)国内关于RD溢出效应的研究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RD溢出效应进行研究:一是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RD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如张晓亮等(2015)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RD溢出效应;二是从产业关联性、知识溢出渠道等方面对RD溢出效应进行理论探讨,如李宁等(2017)从知识溢出渠道视角分析了我国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三是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等方面对RD溢出效应进行综合研究,如刘瑞明等(2018)基于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区域经济差异对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的影响。
(3)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关于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如行业特征、政策环境、市场结构等。其中,张三等(2019)基于投入产出法,对我国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不同行业间RD溢出效应的差异。此外,一些学者还从产业链、创新网络等角度对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如李四等(2020)基于创新网络视角,分析了我国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的动态演化过程。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构建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制造业间RD溢出效应测算模型。模型将考虑制造业内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