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控制措施.pdf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一、各分项工程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一)地面砖施工
1、板块空鼓:基层清理干净、洒水湿润不均、砖未浸
水、水泥浆结合层刷的面积过大风干后起隔离作用、上人过
早影响粘结层强度等等因素,都是导致空鼓的原因。
踢脚板空鼓原因,除与地面相同外,还因为踢脚板背面
粘结砂浆量少未抹到边,造成边角空鼓。
2、踢脚板出墙厚度不一致:由于墙体抹灰垂直度、平
整度超出允许偏差,踢脚板镶贴时按水平线控制,所以出墙
厚度不一致。因此在镶贴前,先检查墙面平整度,进行处理
后再进行镶贴。
3、板块表面不洁净:主要是做完面层之后,成品保护
不够,油漆桶放在地砖上、在地砖上拌合砂浆、刷浆时不覆
盖等,都造成面层被污染。
4、有地漏的房间倒坡:做找平层砂浆时,没有按设计
要求的泛水坡度进行弹线找坡。因此必须在找标高、弹线时
找好坡度,抹灰饼和标筋时,抹出泛水。
5、地面铺贴不平,出现高低差:对地砖未进行预先选
挑,砖的薄厚不一致造成高低差,或铺贴时未严格按水平标
高线进行控制。
(二)墙面石材
1、接缝不平,高低差过大:主要是基层处理不好,对
板材质量没有严格挑选,安装前试拼不认真,施工操作不当,
分次灌浆过高等,容易造成石板外移或板面错动,以致出现
接缝不平、高低差过大。
2、空鼓:主要是灌浆不饱满、不密实所致。如灌浆稠
度大,使砂浆不能流动或因钢筋网阻挡造成该处不实而空鼓;
如砂浆过稀,一方面容易造成漏浆,或由于水分蒸发形成空
隙而空鼓;最后清理石膏时,剔凿用力过大,使板材振动空
鼓;缺乏养护,脱水过早,也会产生空鼓等。
(三)外墙面砖
质量要求:表面光洁平整,无划伤裂痕,不得缺棱少角。
铺贴密实,无空鼓现象。接缝顺直美观。
(四)门窗工程
1、有贴脸的门框安装后与抹灰面不平:主要原因是立
口时没掌握好抹灰层的厚度。
2、门窗洞口预留尺寸不准:安装门窗框后四周的缝子
过大或过小;砌筑时门窗洞口尺寸不准,所留余量大小不均;
砌筑上下左右,拉线找规矩,偏位较多。一般情况下安装门
窗框上皮应低于窗过梁10-15mm,窗框下皮应比窗台上皮
高5mm。
3、门窗框安装不牢:预埋的木砖数量少或木砖不牢;
砌半砖墙没设置带木砖的预制混凝土块,而是直接使用木砖,
干燥收缩松动,预制混凝土隔板,应在预制时埋设木砖使之
牢固,以保证门窗框的安装牢固。本砖的设置一定要满足数
量和间距的要求。
4、合页不平,螺丝松动,螺帽斜露,缺少螺丝,合页
槽深浅不一:安装时螺丝钉入太长或倾斜拧入。要求安装时
螺丝应钉入1/3拧入2/3,拧时不能倾斜,安装时如遇木节,
应在木节处钻眼,重新塞入木塞后再拧螺丝,同时应注意不
要遗漏螺丝。
5、上下层门窗不顺直,左右门窗安装不符线,洞口预
留偏位:安装前没按要求弹线找规矩,没吊好垂直立线,安
装时没按50cm拉线找规矩。为解决此问题,要求施工者必
须按工艺要求,施工安装前先弹线找规矩,做好准备工作后,
先安样板,经鉴定符合要求后,再全面安装。
二、成品保护措施
1、要求优化施工顺序,防上道工序污染下道工序。所
有成品、半成品采取适当防止污染的保护措施。涂刷内墙面
和平顶涂料前,对地面、窗盘和踢脚线等先遮盖塑料薄膜等
物。
2、有可靠的成品保护措施。对已完成的其它单位的成
品保证不损坏。成品半成品应专门场所放置,专人看管,严
禁叠放,注意成品边角和面的保护。
3、成品、半成品搬运必须慢运、轻放、禁止碰撞。成
品半成品不得靠近焊接或生火。装贴饰面材料阶段应张贴告
示提醒保护,将重要部位用木板围起来,加强保护。
三、竣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1、竣工文件资料准备:竣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负
责人、质检人员、作业班组长等,按《关于基本建设竣工验
收暂行规定》和《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定》,对已完工程预检,
对照图纸全面检查,找出质量弊病或需完善部位采取措施及
时处理。派专人对资料收集、整理成册,相关人员和部门积
极配合。
2、工程移交:所有文件资料要完整、齐全符合规定要
求。最后按照验收程序申请移交。工地质检人员积极为相关
单位组织的交工验收,提供相应的验收资料。
3、质量回访及保修:按计划质量回访,及时掌握业主
意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