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控制措施.doc
PAGE
PAGE1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工程质量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是简略的介绍了工程项目在各个阶段工程质量的一些控制措施,以便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工程质量控制阶段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建设参与各方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均必须进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贯穿着项目的各个阶段,包括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一、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1、方案设计
在方案设计阶段,为确保投标方案设计体现设计意图及设计单位的水平,项目初始,总工程师应亲自挂帅,一抓到底,在内部采取竞争的办法,对每个项目都作出两个以上的方案。在方案设计正式发出前,总师室进行内部审评,检查设计产品的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信性、可实施性、适应性、时间性,确保既满足委托方切实合理的需要、用途和目的要求,又符合适用的标准规范、符合社会要求的最佳方案。
2、初步设计
项目中标后,总工程师有针对性地选好项目负责人,明确项目负责人的职责,保证项目负责人具备相应水准;再由设计项目负责人组织好班子,实行项目负责制。
3、施工图设计
要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度,明确各自的质量责任,尤其是要强化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等注册职业人士的责任,认真把技术的质量关,按规定在图纸上签字盖章,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质量控制
(1)、图纸学习与会审
设计文件和图纸的学习是进行质量控制和规划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参加,并写出会审纪要。图纸审查必须抓住关键,特别注意构造和结构的审查,必须形成图纸审查与修改文件,并作为档案保存。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中,对质量控制起主要作用的是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程序的安排、流水段得划分、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的选择,以及保证质量、安全施工、冬季和雨季施工、污染防治等方面的预控方法和针对性的技术组织措施。
(3)、组织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应以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质量验收标准、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工艺卡为依据,编制交底文件,必要时可用图表、实样、小样、现场示范操作等形式进行,并做好书面交底记录。
(4)、控制物资采购
采购前应按先评价后选择的原则,由熟悉物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的人员,对你选择的供方通过对技术、管理、质量检测、工序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等质量保证能力的调查,信誉以及产品质量的实际评价,各供方之间的综合比较,最后做出综合评价,再选择合格的供方建立供求关系。
(5)、严格选择分包单位
为了确保分包工程的质量、工期和现场管理能满足合同的要求,总承包商应由主管部门和人员对拟选择的分包商,包括建设单位制定的分包商,通过审查资格文件、考察已完成工程施工工程质量等方法,对分包商的技术及管理实务、特殊及主体工程人员资格、机械设备能力及施工经验,认真进行综合评价,决定是否可作为合作伙伴。
2、施工阶段施工质量控制
(1)、严格进行材料、够配件试验和施工试验
对进入现场的物料,包括甲方供应的物料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半成品,必须按规范、标准和设计的要求,根据对质量的影响程度和使用部位的重要程度,在使用前采用抽样检查或全数检查等形式,对涉及结构安全的物料应由建设单位或建立单位现场见证取样,送有法定资格的单位检测,以判断其质量的可靠性。
(2)、实施工序质量控制
①、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②、格遵守工艺规程;
③、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④、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3)、组织过程质量检验
①、质量自检和互检;
②、专业质量监督;
③、工序交接检查;
④、隐蔽工程验收;
⑤、工程预检(技术复核);
⑥、基础、主体工程检查验收;
(4)、重视设计变更管理
设计变更须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各方同意,共同签署设计变更洽商记录,有设计单位负责修改,并向施工单位签发变更通知书。对建设规模、投资方案有较大影响的变更,须经原批准初步设计单位同意,方可进行修改。接到设计变更,应立即按要求改动,避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
(5)、加强成品保护
成品保护工作主要抓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两个主要环节。
(6)、积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标准的规定和各地的实施细则,全面、科学、准确、及时地记录施工及试验资料,按规定积累、计算、整理、归档,手续必须完备,并不得伪造、涂改、后补等现象。
三、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1、坚持竣工标准
凡达不到竣工标准的工程,一般不能算竣工,也不能报请竣工质量核定和竣工验收。
2、做好竣工预检
先由项目部组织自检,对缺漏或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