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公转的方向 地理方向----- 自西向东 时针方向----- 从北天极方向看 为逆时针向 2、公转轨道 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 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近日点----- 每年的一月初 远日点----- 每年的七月初 3、公转的周期---- 一年 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恒星年) 4、公转速度 365天6时9分10秒 =1恒星年 公转的速度 近日点----- 每年的一月初 远日点----- 每年的七月初 3、公转的周期---- 一年 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恒星年) 4、公转速度 角速度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每日向东推进约1° 线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平均约30㎞/S 线速度 365天6时9分10秒 =1恒星年 二、黄赤交角 及影响 概念: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 由于地球自转倾斜的角度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所以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即黄赤交角也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 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为23°26′ 1、黄赤交角 公转与自转的关系 自转—赤道平面 公转—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23°26′)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二分二至点的太阳和地球 春 分 夏 至 秋 分 冬 至 时 间 太阳直射点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赤 道 北回归线 赤 道 南回归线 春分 春分 夏至 夏至 秋分 秋分 冬至 冬至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 冬至日(12.22前后) 秋分日(9.23前后) 春分日(3.21前后) 夏至日(6.22前后) 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 称为一个回归年 太阳回归运动正弦曲线分布图 春分日(3.21前后)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运动方式 自转 公转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关系 地轴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23时56分4秒 恒星日 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年 除极点外,其它都相等 15°∕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近日点(1月初)最快 远日点(7月初)最慢 黄赤交角( 23°26′) 太阳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