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第二轮复习 第一单元 生活和消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届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一、货币政策;二、汇率;例题1、(2013·四川)2013年4月10日起,人民币与澳大利亚元可以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直接兑换交易,无需再通过美元这一中介实现兑换。至此,澳大利亚元成为继美元、日元之后,第三个与人民币直接交易兑换的西方国家主权货币。中澳货币直接兑换能够( )
①降低金融交易费用,促进中澳双边贸易
②客观反映人民币供求,稳定人民币币值
③增进人民币的自由流通,加快其国际化
④提高人民币汇率,吸引中国人赴澳旅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三、价格;四、消费;例题2、材料: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目前,信息消费渐成时向,既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提升和发展服务业,推动经济转型和民生改善。但在信息消费的发展中,仍面临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待提升、市场准入问槛高、配套政策不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网络欺作时有发生等问题,亟需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1)分析促进信息消费的经济意义。(10分)
(2)针对我国信息消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促使信息消费健康发展。(8分)?;意义(核心要点):
①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展开)
②提升和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扩大就业;
③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政府措施:
①政府应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2分)???
②加大财政对信息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2分)???
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合理调整市场准入规则,(2分)
④建立社会信用制度,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利益。(2分);五、计算题;例题3、假定去年某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8次。今年该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增加了20﹪,而实际纸币发行量为900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去年售价50元的商品今年的售价应为
A.90元 B.80元
C.75元 D.60元;例题4、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 ,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 )
A.28% 44元 B.25% 40元
C.22% 36元 D.25% 37.5元;(二)汇率变化的计算;例题5、2012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3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 ,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 ,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3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210万元 D.1100万元;(三)关于价值量的计算;4、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产量;延伸难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六、曲线题;图表A: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价格下降
图表B: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价格下降
图表C: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价格上涨
图表D: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价格先涨后降;(一)需求曲线
1、需求量变动曲线 ;;;4、需求(水平)变动曲线;思考: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的变动有哪些原因?;(二)供给曲线;2、供给水平变动曲线
即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国家政策等因素引起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线左右移动 。;(三)均衡价格曲线;供给减少: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左移,导致商品的(均衡)价格升高,且(均衡)产量和购买量降低。
供给增加: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右移,导致商品的(均衡)价格降低,且(均衡)产量和购买量增加。;需求降低: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不变,需求曲线左移,导致商品的(均衡)价格降低,且(均衡)产量和购买量降低。
需求增加: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不变,需求曲线右移,导致商品的(均衡)价格上涨,且(均衡)产量和购买量增加;例题:下图反映的是某种商品需求、供给和价格的关系,E点是供需平衡状态。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推断
A与商品价格在P2点时对应的点是乙点
B与商品价格在P2时对应的点是甲点;(四)消费与储蓄关系曲线 ;(五)币值与汇率关系曲线;(六)股票价格与利率关系曲线 ;(七)消费与收入关系曲线; (八)拉弗曲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