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妊娠生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妊娠生理
导学:
1.熟悉底蜕膜、包蜕膜、真蜕膜的形成。
2.熟悉胎儿附属物的功能。
3.熟悉妊娠各周胎儿发育的特征及生理特点。
4.了解受精、受精卵的发育和输入及着床的过程。
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以4W为一孕龄单位,从末次月经第一日计算,妊娠全过程平均约40W(280d),妊娠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极其协调的生理过程。
第一节 受精与孕卵植入
一、受精
男女成熟的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称为受精。射入阴道内的精子经宫颈管进入宫腔与子宫内膜接触后,子宫内膜产生的淀粉酶可解除精子顶体酶上的“去获能因子”,此时的精子具有受精能力,称精子获能。
卵巢排出的卵子经输卵管伞部进入输卵管内,停留在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等待受精。受精发生在排卵后12h内,整个受精过程约需要24h。
精子与卵子相遇时,精子释放出顶体酶,溶解卵子外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称为顶体反应。借助于酶的作用,精子穿过放射冠和透明带,精子头部与卵子表面接触之时,其他精子不能再进入。获能的精子穿过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为受精过程的开始,卵原核与精原核融合为受精过程的完成,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
二、受精卵的发育和输入
受精卵形成后随着输卵管蠕动和纤毛上皮推动,向宫腔方向移动,同时开始进行有丝分裂(又称卵裂),形成多个子细胞(又称分裂球)。受精后第3日分裂为16个细胞的实心细胞团,称为桑椹胚,也称早期囊胚。受精后第4日早期囊胚进入宫腔并继续分裂发育成晚期囊胚。
三、孕卵的着床
受精卵的着床必须具备四个条件:①透明带消失。②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③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并相互配合。④孕妇体内有足够数量的孕酮,子宫有一个极短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受精后第6~7日晚期囊胚透明带消失后逐渐埋入而且被子宫内膜所覆盖的过程,称为受精卵着床,也称受精卵植入(图3-1)。
图3-1 卵子受精与孕卵植入 图3-2 早期妊娠的子宫蜕膜与绒毛的关系
四、蜕膜的形成
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内膜迅速发生蜕膜变,致密层蜕膜样细胞增大变成蜕膜细胞。按蜕膜与囊胚的部位关系,将蜕膜分为3部分:①底蜕膜:位于孕卵与子宫肌层之间,以后发育成胎盘的母体部分,是孕卵着床处。②包蜕膜:覆盖在囊胚表面的蜕膜,随囊胚发育逐渐突向宫腔并退化,因羊膜腔明显增大,使包蜕膜与真蜕膜逐渐融合且无法分开。③真蜕膜:底蜕膜及包蜕膜以外覆盖子宫腔其他部分的蜕膜(图3-2)。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一、胎儿的发育
妊娠期是胚胎和胎儿在子宫内发育成长的时期,描述胎儿的发育以4W为1个孕龄单位。妊娠在受精后6W(即妊娠8W)内是胎体的主要器官发育形成时期,称胚胎。从受精后第7W(即妊娠第9W)起称胎儿,是各器官进一步发育成熟的时期。
妊娠各周胎儿发育的特征如下:
4W末:可以辨认胚盘与体蒂。
8W末:胚胎已初具人形﹑各内脏器官的原基已形成,头大占整个胎体的一半,能分辨出眼﹑耳﹑鼻﹑口,四肢已具雏形。B超可见早期心脏形成并有搏动。
12W末:胎儿身长约9cm,体重约20g。外生殖器已发生,部分可辨出性别。
16W末:胎儿身长约16cm,体重约100g。从外生殖器可确定胎儿性别,骨骼系统进一步发育。部分孕妇可自觉胎动。
20W末:胎儿身长约25cm,体重约300g。全身覆有胎脂并有毳毛。检查孕妇时可听到胎心。
24W末:胎儿身长约30cm,体重约700g。内脏器官已发育齐全,皮下脂肪开始沉积,但因量不多皮肤仍呈皱缩状。
28W末:胎儿身长约35cm,体重约1000g。此时出生能啼哭,可呼吸,但生活能力差,加强护理可能存活。
32W末:胎儿身长约40cm,体重约1700g。面部毳毛已脱落。此时出生,有一定生活能力,但仍需加强护理。
36W末:胎儿身长约45cm,体重约2500g。皮下脂肪发育好,指(趾)甲已达指趾端。出生后能啼哭及吸吮,生活能力良好,此时出生基本可以存活。
40W末:胎儿身长约50cm,体重约3000g或以上。发育成熟,男性胎儿睾丸已降至阴囊内,女性胎儿大小阴唇发育良好。出生后哭声响亮,吸吮能力强,能很好存活。
二、胎儿的生理特点
1.循环系统
(1)解剖学特点:①脐静脉1条,生后闭锁为肝圆韧带,脐静脉的末支为静脉导管生后闭锁为静脉韧带。②脐动脉2条,生后闭锁与相连的闭锁的腹下动脉成为腹下韧带。③动脉导管位于肺动脉及主动脉弓之间,生后闭锁为动脉韧带。④卵圆孔位于左右心房之间。
(2)血循环特点:①来自胎盘的血液经胎儿腹前壁分3支进入体内:一支直接入肝,一支与门静脉汇合入肝,此两支血液经肝静脉入下腔静脉;另一支经静脉导管直接入下腔静脉。下腔静脉有来自脐静脉含氧量较高的血液,也有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