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付家小学 胡文芳 第一课时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又称为“诗仙”。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 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1.作者笔下的天门山有什么特点?聪明的你知道吗? 2.谁能够说说这首诗里描绘了多少种事物? 1、望----看,往远处看。 2、开----断开。 3、至----到。 4、此----这里。 5、回----回旋。 6、孤----单独。 7、帆----船。 1、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 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2、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 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