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哲学期中考试题.doc

发布:2016-06-29约6.7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二政治必修4期中考试题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世界观的是??( )????????????????????????????????????? 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D.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体现的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3.下列格言、警句与“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体现相同道理的有 ①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②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③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 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中国文化里,“月亮”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她负载着悠悠的神话传说和深邃的文化内涌。月色的朦胧、娇美曾引发历代文人雅士的无限遐想“嫦娥奔月”便演绎了一则美妙的神话。从哲学上着,神话故事( ) A.源自于人的意识的能动性???? ? B.揭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C.是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 ?D.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上述对“人”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运动观、物质观????????? ?B.联系观、实践观 C.联系观、发展观?????????? D.价值观、发展观 6.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 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越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在过去10年里格陵兰冰川融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科学家警告说,这一现象将会导致海平面升高,并导致世界各地出现更多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暴风雨,而且也会影响到动植物的生长、珊瑚礁的形成、飓风的、干旱现象、气流变化以及区域性气候等。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A.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B.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8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了有“试管婴儿之父”之称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而这一距第一名试管婴儿出生至今已有32年的时间了,全世界迄今也已降生大约400万名试管婴儿。在时隔这么久之后才为其颁奖,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真理需要实践检验 9.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 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D.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10.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11.今年《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武汉、襄阳、宜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全省形成以武汉为龙头、湖北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线串珠、双轮驱动”区域发展新格局。规划提出,在空间布局上,坚持以武汉为全省主中心城市,襄阳、宜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一主两副”总体格局。省委、省政府要求三地勇于担当,勇挑重担,勇做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和主力,率先实现发展新跨越,带动和支撑全省发展。从辩证法看,运用了什么哲学原理 A.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C.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D.?运动与静止的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