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卢龙县城关中学2010——2011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历史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清朝
2、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型”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表现在
(1)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2) 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3)各种思想交相辉映(4)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1)(2)(3)B(2)(3)(4)C(1)(3)(4)D(1)(2)(4)
3、从地方行政组织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4、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世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5、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团管制,于是采用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升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郡县制
6、武则天的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诗中的石榴裙是指古代妇女穿着的绣有石榴的裙子,取石榴多子的含义。这种裙子在中原地区的出现不早于
A秦朝 B西汉 C魏晋 D唐朝
7、千百年来,诸多马背上的民族驰骋在横亘千里的亚欧大草原,创造出草原文明。据此,对草原文明罪本质的认识是
A游牧民族所创造出来的先进封建文化和发达繁荣的社会经济 B通过暴力驱赶和征服广大农耕民族
C建立在草原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之上的物质、政治、精神的成果 D客观沟通东西文化交流
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封建社会形成这一制度的原因在于
A地主阶级的要求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C法家思想的启示 D统治阶级的权力欲
9、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关于新疆在西汉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掌握了铸铁技术,井渠法。修筑坎儿井 B始终处于中央政权的控制之下
C汉武帝设置细西域都护管辖新疆一带 D处于丝绸之路的起点商贸发达
10、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农业化的过程 D封建化的过程
11、下列诗句、观点或者现象与当今生态文明观最为贴近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风吹草地见牛羊 C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D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12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他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那么汉字的发展顺序先后为
A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 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C小篆、甲骨文、隶书、楷书 D隶书、小篆、行书、楷书
13、《旧唐书》评价:“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一下最能体现唐太宗思想该的是
A屈己而纳谏 B任贤而使能 C恭俭而节用 D宽厚而爱民
14、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此现象折射出的历史问题是
A茶叶产量大 B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 C国家财政空虚 D调整分配不均
15、2008年9月25日,长征二号F型火箭把神舟七号飞船送上了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火箭”在唐朝是指
A生产火药的器具 B火药武器 C交通工具 D娱乐用具
16、2008年1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闯关东》,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收看热潮。元代对东北黑龙江地区的管辖是
A设立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B实行册封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
C设立机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D加强统治,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17、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曾经被西方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而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却备受后人的指责,这一现象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儒家思想仍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B思想上的统一有利于政治上的统一
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封建制度已经渐趋衰落的境地
18、郑和下西洋具有历史性的突破,他的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开辟了一些新航线,形成了多点交会的海上交通网络。判断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