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第四课第一节限时练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哲学常识第四课第一节限时练习
(限时3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从哲学上看,漫画“授鱼不如授渔”是因为( )
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②按规律办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③亲身实践对个人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④事物构成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授渔”强调的是内因和实践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C
2.2011年9月24日,联合国“非洲之角饥荒问题”部长级捐助国大会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国际社会在帮助非洲之角的人民度过难关的同时,考虑如何帮助他们应对下一场危机。中国政府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内,两次宣布向灾区提供紧急粮食援助和粮援现汇,援助总额共计4.432亿元人民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对外提供的最大一笔粮食援助。 材料说明( )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对外因要做一分为二的分析
D.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外因的作用,B项符合要求。A说法错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D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应排除。
答案:B
3.随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社会正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能惠及别国,反之,则可能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以下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学道理是(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解析:做题时注意审清题干中“无关”这一关键词。B、C、D三项都是对题意的正确说明,A项与上述特点无关。
答案:A
4.“胜非为难,持之为难”是出自《宋史》的一句话,说的是面对困难,下定决心取得胜利不难;当形势好转或取得胜利时,有的人“小胜则骄”,要将好趋势坚持下去,以取得更大的胜利就有一定难度了。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主观因素也会促使矛盾双方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③矛盾的对立性阻碍事物的发展,统一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同构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①②
解析:取得胜利后坚持下去更难。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也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①②正确切题,故选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③观点错误。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观点错误。
答案:D
5.“人生的阴影,是自己遮挡阳光造成的。”这句话意在说明( )
A.消除人生的阴影是违反客观规律的
B.人与周围的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C.要从内因寻找摆脱困境的有效方法
D.外因无助于解决人生所面临的难题
解析:“人生的阴影,是自己遮挡阳光造成的”,强调自己是造成阴影的主要原因,说明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从内因寻找摆脱困境的有效方法,选C。A、D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
答案:C
6.2011年,达斡尔族以一系列的民族优惠政策为契机,立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不断优化发展结构,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民生,使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达斡尔族人民幸福指数提升得益于( )
①坚持了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②自觉遵循了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③果断抓住了时机,积累新的量变 ④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注重了结构的优化趋向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幸福的条件,达斡尔族利用了民族优惠政策,抢抓发展机遇等外因,同时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优化发展结构、改善发展环境,又充分利用了内因,①当选;把内外因有机结合起来,把本民族优势和外部政策等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改善发展环境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体现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体现了系统优化方法,④ 当选;②说法错误,正确的认识秩序是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③没有直接体现材料。
答案:A
7.《淮南子》说,“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凿井”。意思是,求取火种不如自己去使用上古取火的器具,想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这里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
B.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解析:求取火种不如自己使用上古取火的器具,想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强调的是重视内因的作用,B符合题意。
答案:B
8.下面漫画启示我们,走致富之路( )
A.主要靠外部的不断支援
B.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完全靠自己
C.应坚持把内因与外因有机结合起来
D.应坚持同步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