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PDCA管理循環之簡介详解.pdf

发布:2017-06-07约3.35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DCA管理循環之簡介 國立高雄大學 吳建興 PDCA 的歷史演進 創始人 :威廉 · 愛德華茲 ·戴明 (William Edwards Deming, 1900.10-1993.12 ) 師承統計學家休哈特 休哈特提出(PDS) 改良為 PDCA (Plan, Do, Check, Act) 最初用於品質改良,人稱品管大師 體認 :任何事物都可視為一個有機體 ,具有新陳代謝的 能力 ,無論有形(例如手機 或無形) (例如管理 、防疫)。 這樣的精神 ~ PDCA 的精神 當這個概念羽化之後 ,就蛻變為 「管理循 環 」,因此可用於任何事務 。 讓 「管的有條理 」這個工作成為一個具有持 續改良的能力 。 讓組織成為一個具有 去蕪存菁能力的有機 體 ,也就是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 。 換言之~ 宏觀概念─價值所在*****  它是一個大車輪帶著小車輪,小車輪支撐大車輪的系統。  如果把整個組織體的任務或價值( )作為一個大的戴明循 環 ,那各個部門 、小組就形成一個較小的戴明循環,就像 太陽系一樣,大環帶動小環 ,一級帶一級,有機體地構成 一個運轉的體系。 戴明循環並非在同一水平上滾動 ,而是每滾動一圈,就應 該解決 或提昇( )一部分問題或能力( ),取得一部分成果 , 任務價值就前進一步 ,或水準就提高一步 。  在下一次滾動時 ,又有了新的目標和作法 ,如此生生不 息 。 而小車輪,1~3年或有小成 ;大車輪 ,5~7年或有感覺 而小車輪,1~3年或有小成 ;大車輪 ,5~7年或有感覺 原來對產品品質提昇的構想  P :分析現狀 、找出問題 、訂定影響因素及 因應措施 當有問題來的時候( ) 。  D :執行因應措施 。  C :查核結果 。  D :彙整經驗 、訂定標準 、將未解決或新問題及 提昇期望納入下一循環 。 但 ,這只是 點「 」的想法 ;從 面「 」的想法來看 … Plan ─規劃 P3. 體檢 (我目前各項核心能力的狀態是什麼?) 核心能力 指標 檢核結果 備註與說明 居家清潔力 1. 清潔頻率 。。。。。 。。。 2. 蚊蟲不易滋生 。。。 。。。 3. 。。。 。 n. 能力狀況 ○○○○ 2011, 3, 31 。。。。 Plan ─規劃 P5. 規劃要如何到達下一個目標 要怎麼改變狀態( ?) (1) 例如要投入多少人 ? 誰 ? 多少經費? 做那些事 ? 多久? 以便能從45% 提昇為 50% 或從 X1 等級提昇到X2 等級. (2) 設定檢核點 ,其記錄可以反映各指標現狀 。 Output: 一份包含上述五項的計畫書 , 下一循環時可以再修改 . 那麼, 有什麼工具可用 ? 個人清潔 行為清潔 精神清潔 社 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