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框图在物理教与学中的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方框图在物理教与学中的应用实例
夏云 石门中学狮山校区 2006-11-19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
知识路线架构方框图,涉及面广,容量大,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一个整体、详细的认识,同时可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工作原理方框图
粤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物体运动的描述》中,讲到汽车上的车速里程表,学生不解,车速里程表为什么能够显示汽车行驶中的瞬时速度,用下面的框图表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汽车传动系统、车速里程表方框图
汽车的速率表和里程表是一体化的,表内的蹄形磁铁通过一条软轴与汽车的变速器的第二轴相连,汽车行驶时,通过软轴带动磁铁旋转,指针即可在刻度盘上显示车速的大小。因为第二轴的转速与车速之间的关系是唯一的,将速率表与它相连,即使关闭发动机,只要汽车还在滑行,也能指示出车速的大小。
一些复杂的物理原理、机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如果借助方框图来表示,那么解释起来就简单明了。
三、物理过程方框图
以汽车起动---从静止做匀加速起动过程为例分析:机车以恒定的加速度起动时,开始牵引力不变,当其速度增大至一定值时,其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此时有,以后若再使其速度增加,由于机车的功率不变,机车的牵引力将减小,因而加速度也减小,直至加速度,机车速度最大,以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反映此物理过程的方框图如下:
用框图反映物理过程,清晰、逻辑性强。
四、解题思路方框图
解题思路方框图能够详细反映解题的思路和过程,有助于优化解
题过程,缩短解题长度,能够训练学生的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b端
滑动时,试判断图中八只电表的示数将怎样变化(各电表内阻对电路
的影响均不考虑)?
首先明确各电表的作用,然后由:局部电路→整体电路→局
部电路的思路来解决此类问题。解题思路如下图:
五、反思与评价方框图
以粤教版选修3-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
单元、章节结束后的反思与评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巩固与规律的形成,而且培育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后的反思
六、流程设计方框图
1、实验、探究方案方框图
自己设计方案,亲自动手实验,探究自己的猜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实验、探究过程模式如下:
学生依据框图的设计步骤,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有关活动。
另外还有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过程也可用框图来设计。
2、教学流程设计方框图
基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设计案例------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本课内容选自粤教版必修2第二章万有引力定律 第二节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本节围绕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主要应用展开:计算天体的质量-----预测未知天体-----人造卫星和宇宙速度。
这是一节知识应用与扩展的课程,所以在设计时,是基于网络主题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供形式生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以建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通过自学、讨论、查询、探究等活动,获取新信息,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未知世界。教学的全过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协作讨论活动为主,教师适时引航导思,充当 “导演”的角色。
教学流程方框图如下:
教学流程设计方框图能明确地反映教学过程和思路,使人一目了然,可操作性强,教师必须把握整个教学内容,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过程,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总之,方框图最显著的特点主要有简单明了但反映的内含丰富;思路清晰且可以训练思维方法、培育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敏捷性、创造性、批判性等思维品质;可操作性强,避免了盲目性。教师不论是在教学实践或者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以多加以利用。同时,画框图时,必须注意框图能够反映出问题的最显著特点,并且要简单明了但蕴含内容丰富、思路清晰,框图布局要合理、美观、有创意。
1
V1
评 估 交 流
得出结论
分析数据
进行实验
设计方案
检验途径
猜想假设
问题提出
反思评价
学习测评
结束
课外知识
学生:
探究、协作与交流
教师:
引导、释疑与掌控
开始
在线答疑
学生论坛
互动天地
在线测试
发展练习
基础训练
相关链接
接驳高考
V2
A2
A3
A4
A1
A
V
R2
R1
a
b
E
r
分子
分子
r<r0
r>r0
r=r0
规律
F---r图线
引力
斥力
运动
特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子质量
分子体积
气体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
物体的内能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无规则热运动
物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
布郎运动
扩散
实验
依据
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反思
与
评
价
我认为《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