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思緣由-淡江大學.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淡江大學九月份實習輔導通訊
2001.09
印行單位 淡江大學教育學院師資培育中心
總編輯 宋佩芬、陳建甫
編輯顧問 黃炳煌 張雅芳 高熏芳 柯志恩 黃宗堅 徐加玲 李麗君 宋佩芬 賈紅鶯 王健華 李世忠 計惠卿 徐新逸 蔡秉燁 張瓊穗 陳慶帆 何俐安 吳政達 陳錫珍 林志鴻 陳國華 陳瑞貴 陳建甫 周桂田 鄧玉英等老師
編輯群 呂宇璿、吳志剛
中心助理 梁淑芬 陳玟玎 葉欣妮
實習輔導專線 (02)8631-3915
淡江大學校址 251 台北縣淡水鎮英專路151號
實習輔導網址 http://.tw/~tdqx/
目 錄
前言………………………………………………….宋佩芬老師 ………02
跨領域課程統整之國小範例………………………….………… ……….02
國小統整課程評析…… ……………………………朱惠芳老師………..08
高熏芳老師….……08
社會領域課程統整之國中範例…………………………………………...10
國中統整課程評析………………………………….朱惠芳老師………..19
高熏芳老師…….…..20
結語……………………………………….…………宋佩芬老師…….….21
實習教師返校研習計劃座談主題……………………………….………..21
前言
「以後出版商一定會把九年一貫的課程設計好,活動、教材安排好給你,所以老師現在要培養的是判斷教學設計好壞的能力。」 這句話來自北縣一所國中的教學組長,她認為培養判斷能力最好的方式是─教師擁有課程統整設計的能力。 但是到底什麼是好的統整呢? 這波的教育改革期望學習不再是過去學科分明─歷史和地理無關,數學和自然無關,美術和音樂無關─的教學;不再是學習無法活用的知識,而是著重與「生活經驗」連結的教育。 打破學科的界線,強調教師課程設計能力,成為這波教育改革的重點。 可是,教師要以什麼為原則來決定自己設計的課程或所使用的課程,符合統整的精神,達到教育改革的目的呢?
這次的實習通訊,選擇國小及國中統整教案各一例,配合教授「課程設計」的高熏芳老師以及朱惠芳老師的講評,期望讓實習老師從實際例子中體會課程統整的精神,及學習部分可行的方式。 沒有所謂「最好的」統整,但是有「比較好」的統整。 國小及國中各級學校,無論積極與否,目前都得走上改革的路。 走在前面,和走在後面的學校/人的差別,在於誰比較積極瞭解改革的內涵並嘗試實踐。 希望我們從前人的經驗中,開始我們的腳步! 宋佩芬
跨領域課程統整之國小範例
課程統整之構思緣由:
一年級小朋友在經過上學期的課程洗禮及適應之後,對於學校環境以及同儕之間已經相當地熟悉,因此,這個學期的課程將重心擺在學生的生活上,而將其分成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及休閒生活。家庭是學生花費最多時間的地方,除了教導學生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之外,也介紹親戚間的稱謂和正確的相處之道。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本學期除了讓學生了解學校本身及周圍環境的文化,還結合校慶活動,讓學生對學校更有認同感。之於休閒生活是學生在放假時所從事的活動,這個部分除了延伸家庭生活,還結合了自然科的教材。藉由統整生活,讓學生了解再哪個環境或時間,所應該及可以從事的活動。
各單元架構圖
社會、綜合
音樂、體育、綜合
社會、綜合 自然、社會
自然、美勞 自然、美勞
國語、社會、音樂
單元名稱:探訪水世界
總時數:四節課(160分鐘)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評量方式 十大能力指標 多元智慧
1-1透過視覺觀察,察覺不同水生動物的生活型態、特徵、長相、運動方式
1-2透過教師的敘述、描繪來培養兒童「比較觀察」和「傳達」的科學能力
2-1透過不治水生動物的加了解水生動物的生活環境
2-2學習發表與傳達
2-3透過互評,培養學生「比較觀察」及分析能力
3-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