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日新又新我常新_1.doc

发布:2017-01-15约2.53万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日新又新我常新 《日新又新我常新》教学设计 主讲:曾玲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明确正确认识自己应持怎样的态度?及掌握几种认识自我的途径。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正确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并能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从而形成比较清晰自我整体新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认识自己的途径 2、教学难点: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 课时安排:2课时 综合设计思路: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不断对自己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非常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的能力如何?我怎样适应社会?等等。因而,认识自我是学生们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本课利用故事,案例和活动创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能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领悟自己在变化中成长,形成对自己正确的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争利用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给学生授之于“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第四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同学们现在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一天比一天成熟,并开始着手设计自己的未来。我们对自己应有怎样的新期待呢?这就是我们第五课要探讨的话题,让我们一起进入新的一课。 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p45 的前言部分,让同学们对这一大课的教学内容和框架有个大体的了解。 第一框 日新又新我常新 对标题的解释:就像太阳每天升起,开始崭新的一天一样,同学们每天上学也都迎来新的自我。那对新的自我我们该怎么认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 ? 一、自我新认识 ? 活动一: 说说我的新变化 习惯方面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识方面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方面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方面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我们除了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外,还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充分地发掘自身的潜能,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一幅更宏伟的蓝图。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6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才算正确认识自己呢? ———— 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1、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怎样去理解这里的“全面”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请同学们边看故事边思考:那位漂亮姑娘她美吗? ?? 场景一: 一个夏天的中午,我乘公交车去上班,运气不佳,没有座位。旁边的座位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姑娘,那优雅的坐姿让我感到赏心悦目,也为枯燥的行程增添了一丝愉悦。 问题一: 她美吗?为什么? 场景二: 不久,上来一位抱着婴儿的农村妇女,站在我们身边。车子颠簸得厉害,那妇女一手紧紧抓住扶手,一手抱着哇哇啼哭的婴儿,随着车子的颠簸不断摇晃着身体。不时碰到坐着的那位姑娘,她不好意思地念叨着:“对不起,对不起”。 问题二: 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 场景三: 只见她皱紧了眉头,急促地拍打着衣服,如见瘟神般地将身子闪开,一边说着: “真倒霉。”一边将头转向窗外。 问题三: 她美吗?为什么? 问题四: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判断一个人“美”与“丑”不仅要看他的外在形象,更要看他的内在素质。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7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包括哪几个方面? 2、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如何? A、外在形象: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等 内在素质: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 B、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a.? 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为什么说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呢? 举例:张海迪的故事 b.? 内在美通过外在美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看课本,对知识点再强调一遍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优势与不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