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水市榜沙河城市应急引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发布:2018-10-07约5.51万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1 1、总论 1.1项目建设背景 天水城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天水市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到2020年把天水建成西部重要的经济强市和文化旅游大市,经济区西端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繁荣、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社会和谐。 根据《天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天水市将实施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商贸活市、旅游富市、科教兴市五大战略,围绕循环经济、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绿色农业产品加工、宜居城市环境、旅游功能建设,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形成陇东南地区商贸、物流、服务中心。加快城市空间拓展,充分利用天水交通优势,强化城区中心职能,以市区为核心、城镇为依托、交通干线为枢纽,健全市域城镇体系,完善沿渭河、陇海铁路的城镇发展主轴线,成为市域发展走廊,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统筹城乡产业、空间和人口布局,促进城镇体系的整体发育。 因此,随着人口增长和区域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同水资源的互相关系也将愈加密切。 天水市城区现状供水水源全部为河谷浅层地下水,城区集中供水水源仅有麦积区幕滩-潘集寨水源地、秦州区西十里-三十甸子水源地、秦州区南沟河水源地三处。城区供水水源地地下水产水量不断减小,特别当遇到枯水年的枯水期地下水可开采量更少,地下水位呈明显持续下降趋势,年下降速率为1.13—2.92m,地下水降落漏斗已经形成而且范围仍在缓慢扩大,地下水可供水量不断减少。约40%的开采井不同程度地存在“吊泵”现象,单井涌水量达不到设计出水能力,已经形成了降落漏斗。2010年天水城区居民生活用水量为64.2L/人.天,市民用水非常紧张,尤其每年4—7月份,全市用水进入最紧张状态,迫使城区分区段限时供水。2010年6月,平均每日缺水量达到5000 m3,部分高位区域(如新华路以北、市三中、王家半坡)和部分多层楼房的高层(如左家场、泰山路、市一中等区域)及管网末端(如罗峡小区、岷山长工商家属楼等)辖区用户,在高峰用水期间出现水压低和水量偏小,甚至出现白天无水,夜间等水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这部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企事业单位的生产。2011年5月,市自来水公司组织的运水车为严重缺水的泰山庙、左家场、王家半坡、玉泉观一带居民送水。不仅市民生活用水紧缺,天水城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水也受到供水不足的限制,很多企业通过增加单位自备井开采地下水来补充供水。同时,由于干旱,河水流量剧减,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渭河干流天水段水质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指标的前6项依次为部磷、非离子氨、恶硝酸盐、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占总污染负荷的80.15%;年际变化方面同水文变化规律一致,即枯水年水质污染程度加剧,综合污染指数升高,丰水年水质污染程度相对减轻,综合污染指数略有下降,但污染物种类变化不大。在枯水季节,河流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且在地下水一级保护区流过,给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水质污染逐年加剧,使居民生活用水水质得不到保障。 由此可知,天水城区供水工程缺乏导致城区供水量不足,地下水污染逐年加剧导致居民用水水质得不到保障,必将成为制约天水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有保障的水资源供给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供需水协调,将会是天水城区面对的重大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用水量需求还将不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势必更加尖锐。要从根本上解决天水城区供水矛盾,只有建设新的水源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水要求,才能确保天水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天水市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拟投资89153.16万元建设天水市榜沙河城市应急引水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天水市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开展天水市榜沙河城市应急引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见附件1),我院接受委托后,即派有关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踏勘,对项目选址及周围环境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并根据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规定和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特征和工程特点,编制完成了《天水市榜沙河城市应急引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报告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甘肃省环保厅、天水市环保局以及天水市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使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特此深表感谢。 1.2环境功能区划 1.2.1环境空气 根据天水市环境功能区划,评价区属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功能区。 1.2.2地表水环境 拟建项目管线较长,涉及河流水系较多,拟建项目取水位置为武山县鸳鸯镇盘古村西北约1km处,途径武山县的鸳鸯镇、洛门镇,甘谷县磐安镇、新兴镇,麦积区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