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东沙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昌平区东沙河综合治理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1概述1
1.1建设项目的由来1
1.2环境影响评价过程1
1.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3
1.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4
2总则5
2.1编制依据5
2.2评价目的8
2.3评价因子、评价等级、评价范围9
2.4评价标准14
2.5相关规划及政策符合性分析19
2.6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23
3工程分析25
3.1基本情况25
3.2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25
3.3工程布置及建筑物26
3.4工程占地与拆迁34
3.5施工组织35
3.6拟建项目污染源分析36
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2
4.1自然环境概况42
4.2社会环境概况47
4.3区域环境质量现状49
4.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4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7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7
5.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71
6环境保护措施79
6.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79
6.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89
7环境风险分析92
7.1概述92
7.2环境风险分析92
7.3风险防范措施92
7.4小结92
8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3
8.1概述93
8.2环境效益分析93
8.3社会效益分析95
8.4经济效益分析95
8.5环保投资估算95
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97
9.1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97
9.2营运期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99
9.3项目总量控制指标100
9.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100
10结论与建议102
10.1结论102
10.2建议109
10.3总结论110
II
1概述
1.1建设项目的由来
东沙河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为北运河水系温榆河的五大支流之一,发源
于延庆县西二道河山区,上游有德胜口沟、锥石口沟、老君堂沟三条支流,于十
三陵七孔桥上游汇合后进入十三陵水库,再经南邵镇、城北街道、城南街道、沙
河镇、马池口镇等地区后,于朝宗桥下游汇入北沙河。
东沙河流域面积为265km2,干流河道全长45km。十三陵水库上游流域面积
为223km2,十三陵水库至北沙河河口区间流域面积为42km2,东沙河十三陵水
库坝下河道约13.3km,自北向南穿过昌平新城,新城大部分洪水均汇入东沙河,
是昌平新城、高教园区重要的防洪排水通道,也是一条串联起昌平生态、历史、
文化、科技的城市轴线。
东沙河干流上段自水库坝下溢洪道出口至京通铁路桥河段长约1.4km,河道
最窄处50m,最宽处250m,平均河宽约150m;京通铁路桥〜京密引水渠段现已
建成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公园水域以行洪、滞洪和排水为主,兼顾水上运动、风
景观赏、雨洪利用等综合功能。公园水域作为滞洪水库调蓄东沙河洪水,城区段
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且100年一遇洪水不漫溢南丰路和一号路面。公园内10
年一遇洪水不出主槽和水域边界;京密引水渠至路庄桥段河道断面为梯形土质明
渠。
北沙河是温榆河主要支流之一,自土城村西,经双塔村、西闸村、东闸村、
白水洼村、西沱村、踩河新村汇入沙河闸,总流域面积597km2,全长13.4km。
目前,东沙河局部河段因拆迁占地未解决,部分河道被侵占作为农田,行洪
能力不足;部分河段河底高程高于市政排水管网出口,严重影响了周边地区的排
水安全;东沙河京密引水渠至北沙河入口段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物种单一,无
法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差。
为保障行洪安全,提升东沙河水质,改善周边水生态环境,提供驻足停留的
滨水开放空间,提升昌平新城的宜居水平,北京市昌平区水务局拟实施“昌平区
东沙河综合治理工程”。
1.2环境影响评价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