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遇见蜡染.PDF

发布:2017-06-29约3.59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子驿站 遇见蜡染 刘妙然 初春,路旁的绿树拼命伸 间搭配,素雅、柔和而又清新。 的印花百褶裙,似是山间盛放 展着蓬勃的绿意。走进非遗馆, 各类印花图案映入眼帘:有太 的最美的花朵。 皮影戏、竹编、棕编、剪纸、 阳神的、凤凰的、美人的,还 木艺……一件件非遗传品展现 有各种花、鸟、虫、鱼……而 蜡染之精 在我眼前,最让我怦然心动的 印花图纹更是目不暇接:有回 从蜡染老匠人口中,我得 是在这里遇见了苗族蜡染。它 纹的、井字纹的、万字纹的、 知专业蜡染工艺可不是个简单 飘着浓浓的中国风、民族味儿, 冰纹的、云纹的、水纹的。似 活儿,精细、精致、精心用在 令我这个长在大城市的苗家姑 乎每匹布料上的纤维细纹都积 蜡染工艺上是恰当不过的了。 娘感到一种天然割舍不掉的情 淀着繁重厚实的中华文化,展 蜡染材料要求严格,工序要求 愫。 现着不一样的中华艺术美。每 苛刻。作画要先画草稿,再制版, 一类图案、每一条线、每一个点、 最后将图案“复制”到面料上, 蜡染之美 每一种拼接,细节中无不流露 对美术造诣要求高。专业上蜡 刚走进蜡染工坊,一股特 出少数民族人民对美的定义、 工艺对温度的把控,涂抹的熟 有的沉香扑面而来,老匠人告 追求与向往!透过这些蜡染作 练度、均匀度要求也是极高的。 诉我们,那是染料与蜂蜡的味 品,我仿佛置身在薄雾笼罩着 染色去蜡环节很烦琐,作品要 道,但更具冲击效果的是那叫 翠绿筑成的山峦中,金色的阳 经过蓝靛染缸反复浸泡多次, 人眼前一亮的各种蜡染成品古 光下,苗家少年们放声歌唱, 才能使布料从最初染色的浅蓝 朴素雅的美!蓝白的色调,相 少女们尽情舞蹈,那蓝白相间 到最终呈现的靛蓝;再用清水 2017·D·63 学子驿站 煮沸,煮去蜡质,多次漂洗后 蜡染源于我国,历史悠久,早 第一是要加大自主传承的力度, 布上才会显出蓝、白分明的花 在秦汉时期便存在了,元朝时 在本民族加大宣传,注重蜡染 纹来。这样一幅蜡染作品算是 兴起,隋朝时便已在宫廷贵族 工艺的挖掘,让苗族蜡染具有 基本完成了。 中流行,由于其色调素雅、清 足够的生命力。第二是要加大 我决定抓住这次难得的机 新简洁、朴实大方而受到人民 政府扶持力度。民族文化的价 会,亲自体验一番。首先是作画, 的喜爱。尽管如此,蜡染工艺 值往往不是短期内立竿见影的, 我在平整的桌面上铺上一张素 这一苗族文化的瑰宝,随着现 政府应该加大对民族文化的扶 白的棉布,用铅笔在棉布上描 代工业飞速发展,也面临失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