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小学教学计划7篇.pdf

发布:2024-03-28约1.22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3年小学教学计划7篇

小学教学安排篇1

一、教材简析(编排体系)

1、内容及编排

本教材为校本开发教材,从专题组织,以整合的方式组

织教材内容。以学校指导安排为基础,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

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复兴中华民族。增加民族

内聚力、激昂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

养,培育学生健康成人。共16节,其中古诗词为8节,《三

字经》选编为8节。

2、教材特点

除了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需诵读

的诗词外,还有学校编制的部分经典诗词《三字经》,依据

学生实际来进行支配。课文内容丰富,贴近儿童生活。重视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育语

文实践实力。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加亲和力。编写

角度由服务于老师的教转向服务于学生的学。教材的呈现方

式,有利于学生发觉、探究。

3、开设原则

(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

学生能背诵,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意爱好。采纳多种方法调动学生

的学习爱好。

二、教学目的、任务(包括学问、实力、德育)

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供应一些做

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化。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殊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

记忆力和创建力;开发学生的才智,使识字、阅读、记忆、

视察、思维、推断、想象、决策、创建、体能、灵感等多方

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三、学生现状分析及保障措施

本班共有学生41人,其中男同学20人,女同学21人。

大部分同学有责任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仔细完成

作业。经过一年的学习,有肯定的阅读古诗的基础和阅读

实力,但也有一些学生识字实力欠佳,有待加强,有个别学

生的学习习惯欠佳,有待改进。班里陈梦琪、唐锦星、邓渠

等同学学习仔细,成果优良,陈梦琪朗读较好。

1、提高师生对开设《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意义的

相识。要充分利用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会议等途径、

方式,学习有关学问,情感体验,激发对中华经典的认同感、

亲近感。

2、采纳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爱好与热忱。

3、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嘉奖,让学

生体验到收获的欢乐。

小学教学安排篇2

一、课程宗旨

陶艺是一门集思想性、学问性和艺术性于一体,且更具

劳动的实践性和创建性的综合实践课程。

通过陶艺的制作,相识劳动改造自然,创建人类物质文

明,变革社会中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动手实力,培育学生的

劳动观点和习惯,培育学生酷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珍惜

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情操。

二、课程要求

1、依据不同的年级阶段,学生美术课学习的要求而设

置课程教学内容。

2、课程的设计从学校教学课程的发展前瞻考虑。对目

前的学校课程安排略有突破,以体现课程的.试验性。

3、陶艺课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育学生的动

手实践实力为动身点,将陶艺和泥塑相结合,淡化陶艺的专

业性。

4、制陶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中国是陶瓷古国。充分利

用丰厚的资源,增加陶艺教学的人文性。

三、课程时间

陶艺本身就是立体美术,因此把陶艺课纳入美术教学中,

每学期一次,每次2课时。1—6年级共计24课时。

四、陶艺教学试验基本原则

1、学生欢乐原则:发挥学生喜爱泥巴的天性,让学生

在学中玩,玩中学。

2、学问渗透原则:把陶艺文化的背景资料融入教学中,

把陶艺学问结合学生宠爱的教学内容中。

3、动手实践原则:供应泥巴和时间,使学生在接触泥

巴的过程中熟识泥性。

4、创建审美原则:引导学生观赏和仿照仿照优秀的陶

艺作品。并大胆创建自己的作品。

5、教化原则: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劳动,珍惜劳动成

果。“悟”为原则。发挥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制作实力,

结合陶艺的诗情画意,提高学生的文学、书法、美术实力和

制作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