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知觉1.ppt

发布:2019-10-28约小于1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庞统 * * 社会知觉 * 我们并不是看到现实,而是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做出解释,并称它为现实。 —————— 斯蒂芬 ·P· 罗宾斯 * * * * 味道—味觉 颜色—视觉 软硬—触觉 气味—嗅觉 感觉 知觉 * * 接近原则 a b c d e f g h * 相似原则 ●●●●●●●●●●● ●●●●●●●●●●● ●●●●●●●●●●● ●●●●●●●●●●● ●●●●●●●●●●● ●●●●●●●●● ●●●●●●●●●●● * 闭合原则 * 连续性原则 a b * 12 1 3 A C 14 本 章 要 点 *社会知觉的概念 *印象的形成过程 *中心品质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预言自动实现 *认知启发 *印象管理 *情境同一性 *自我监控理论 *内隐社会认知 第一节 社会知觉的概念 第二节 印象形成过程 第三节 社会知觉偏差 第四节 印象管理与自我表现 第五节 内隐社会认知 第六章 社会知觉 第一节 社会知觉的概念 一、社会知觉的定义 二、社会知觉的分类 三、社会知觉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节 社会知觉的概念 一、社会知觉的定义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主要是指对人的知觉(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 硬币实验 布鲁纳(Burner et al.,1974) 材料:一套大小不同的硬币;一套硬纸片,大小形状和硬币相对应。 对象:30个贫富不同家庭的孩子。 程序:将材料投射在银幕上,孩子依次观看,之后移去刺激物,让孩子画出看到的东西。 结果:孩子们画出来的图形与实际的硬纸圆形大小较为一致,但所画的硬币圆形却远比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大,贫困家庭的孩子所画的硬币圆形则更大。 *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