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幼儿园语言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沈阳市幼儿园语言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个案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语言是一种复杂的人类行为,对人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早期的语言体验,包括实现语言交际、语言活动等均对日后的语言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幼儿园阶段的语言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沈阳市是一个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该市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问题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因此,对于如何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建立起良好的衔接关系,使得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顺利地向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过渡,成为了该市教育发展的重点。
本个案研究旨在探究沈阳市幼儿园语言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该市幼小衔接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
本个案研究旨在:
1.探究沈阳市幼儿园语言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现状,了解该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
2.分析幼儿园语言活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3.探究沈阳市幼儿园在促进语言发展和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方面的工作成效;
4.提出沈阳市幼儿园在促进幼小衔接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三、研究内容
本个案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等方法收集沈阳市幼儿园语言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方面的实证数据,分析幼儿园语言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现状。
2.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学者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幼儿园语言活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和作用。
3.通过访谈法,了解沈阳市幼儿园在促进幼小衔接方面的工作成效,包括对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学方法的改进、教育资源投入的情况等。
4.基于上述资料,提出沈阳市幼儿园在促进幼小衔接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个案研究,我们预期可以:
1.全面掌握沈阳市幼儿园语言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方面的现状,发现问题。
2.分析幼儿园语言活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和作用,为幼小衔接建立科学的基础。
3.探究沈阳市幼儿园在促进语言发展和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方面的工作成效,总结经验。
4.提出沈阳市幼儿园在促进幼小衔接方面的可行性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指导。
五、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查阅、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等。
六、研究时间表
1.文献资料查阅与整理:2周。
2.问卷调查:1周。
3.实地观察:2周。
4.访谈:1周。
5.撰写论文:4周。
七、参考文献
1.王升太.《幼小衔接的理论与实践探析》(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2.蒙提梅尔、克莱门特、安德鲁.《儿童语言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贺燕、许振东.《中国幼教学术趋势报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工作的意见》(教基函〔201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