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ppt

发布:2019-03-01约4.73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目标 掌握: Charcot三联征、Reynolds五联征的定义,胆囊结石及急性胆囊炎、胆管结石及急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T管引流的护理。 熟悉: 胆囊结石及急性胆囊炎、胆管结石及急性胆管炎的病因和病理。 了解: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解剖结构 胆总管末端和胰管末端的环形平滑肌与胆胰壶腹周围的环形平滑肌 一起合称为Oddi括约肌,又称胆胰壶腹括约肌,具有控制胆汁和胰液排放的作用。进食时,Oddi括约肌松弛,胆汁和胰液流入十二指肠;不进食时Oddi括约肌收缩,关闭其围绕的管道。 胆囊的生理功能 胆汁功能: 排泄各种肝代谢产物; 乳化脂肪,水解吸收食物中的脂类; 促进胆固醇和各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中和胃酸 刺激肠蠕动 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生长繁殖 胆石症和胆道感染 根据胆囊内有无结石可将胆囊炎分为结石性胆囊炎和非结石性胆囊炎,结石性胆囊炎多由于结石引起胆囊管梗阻、胆汁淤积,继发细菌感染而发病;非结石性胆囊炎较少,是由于胆囊排空障碍或致病菌血行传播而引起。 1、症状 腹痛:常出现典型的胆绞痛,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并向右肩背部放射;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不适伴恶心、呕吐;发热,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疸; 2、体征 Murphy(墨菲)征阳性,右上腹可能触及肿大的胆囊,并有压痛和肌紧张。 (Murphy征)急性胆囊炎病人平卧,检查者站在病人右侧,用左手拇指置于胆囊点(胆囊点在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其余四指放在肋骨上,嘱病人深吸气,由于胆囊随肝下移与拇指相碰,病人因疼痛而突然屏气,为阳性。   墨菲氏征为诊断胆囊疾病重要体格检查实验,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均可出现墨菲氏征阳性。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清转氨酶、AKP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等。 2、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等 胆道疾病的首选项目。检查前病人应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1、非手术疗法 采用镇痛、解痉、抗炎治疗。 2、手术疗法 结石性胆囊炎最终需手术治疗,主要采用胆囊切除术,疑伴有胆总管结石者需探查胆总管。 胆道感染 代谢异常 胆石易发的部位 Mirizzi综合征(Mirizzisyndrome)作为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及其炎症所引起的胆管梗阻性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各家对Mirizzi综合征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1905年Kehr报道了胆囊管结石嵌顿及其炎症所引起的肝总管梗阻是梗阻性黄疸的少见原因。1940年阿根廷医生PabloMirizzi根据术中胆道造影提出“肝管有生理括约肌功能”的报道,并于1948年根据术中胆道造影结果首次报道并描述了由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压迫肝总管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称之为解剖功能综合征,命名为Mirizzi综合征。其所指的Mirizzi综合征是由于肝总管受到结石的刺激引起肝总管括约肌收缩,从而导致肝总管梗阻,肝总管无器质性改变。    胆囊积液-粘液性物质积存于胆囊 肝内胆管结石-一般无黄疸。 其他:胆源性胰腺炎等 处理原则 胆囊结石: 经腹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肝外胆管结石: 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 胆肠吻合术、 Oddi括约肌成形术、 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处理原则 肝内胆管结石: 高位胆管切开取石、去除肝内病灶 胆囊炎: 经腹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造口术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胆总管切开减压加T管引流术 1.焦虑 与胆道疾病病情反复发作、对手术的担忧等有关。 2.疼痛 与胆石嵌顿、胆囊及Oddi括约肌痉挛、感染等有关。 3.体温过高 与细菌毒素吸收有关。 4.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食欲减退、高热、呕吐、感染等有关。 5.潜在并发症 肝功能障碍、肝脓肿、急性胰腺炎、胆管狭窄、结石残留、休克、胆道出血等。 6.体液不足 与T管引流、呕吐、感染性休克等有关。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体位 病人注意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体位,有腹膜炎者如不伴有休克,宜取半卧位。术后早期取平卧位,在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2.饮食护理 胆道疾病病人对脂肪消化吸收能力低,而且常有肝功能损害,故应给予低脂、高糖、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肝功能较好者可给富含蛋白质的饮食。对病情较重,伴有急性腹痛者或恶心、呕吐者,应暂禁饮食,注意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对症护理 黄疸病人皮肤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温水擦浴;高热时物理降温;重症病人有休克时,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的护理;有腹膜炎者,执行急性腹膜炎的有关护理措施。 4.相关检查护理 进行胆道特殊检查时,做好检查前及检查后的相关护理。 5.手术前护理 做好备皮、药物皮试、配血等必要的术前准备护理。 (二)病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