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增殖”(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物学教学2016fi(第41卷)第?朔 · 33 ·
“细胞的增殖(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裘圆圆 (浙江省嵊州中学 312400)
摘 要 采用情境导入、视频展示、模型探究、协作互动等,分析比较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及期间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遗传物质
的复制与平均分配的特点,有效达成教学 目标。
关键词 细胞增殖 有丝分裂 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析 ,提高科学推理能力和空问想象能力。
“细胞的增殖”是浙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第 四章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培养勇于探索、克服困
的重点内容 ,主要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有丝分裂 、 难、合作研究等科学素质;认 同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
有丝分裂意义等l 。分析其中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 统一”“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等辨证
联系,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整合和优 唯物主义观点。
化,将 “有丝分裂过程和意义”作为第一课时。由于有 3 教学过程
丝分裂是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一种主要方式 ,是学 3.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座的各位同学当初只是
习减数分裂、配子生成和融合、受精卵发育的重要基 一 个小小的受精卵。而现在呢,或是男儿七尺、英俊潇
础,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 的重要基 洒 ,或是女大十八 、婷婷玉立。小小的受精卵怎么发育
础 [2l。在教学过程中,将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其染色体 成现在的你们呢?播放视频 《人的胚胎发育》,引出有
的行为变化作为教学重点,将细胞增殖过程 中遗传物 丝分裂。
质的复制与平均分配作为教学难点,通过播放植物细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
胞有丝分裂的三维动画,利用图形配以文字说明,让学 学生思考 ,调动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完成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到静态图像的转换 ,掌握 和求知欲。
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通过建立模型、小组协作互 3.2 层层设疑 ,体会有丝分裂的核心思想 给出事
动等形式 ,将微观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 明确 实:人体受精卵的细胞核 中有46条染色体 ,其 中含有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的特点,最 46个 DNA分子;成年的每个体细胞 中也都含有 46条
终实现教学 目标的有效达成。 染色体 (46个DNA分子),且 DNA分子与受精卵中的
2 教学 目标 完全相同。引导学生思考得 出,细胞增殖前后遗传物
2.1 知识 目标 描述有丝分裂期细胞不同阶段的主 质不变。接着设疑:如果细胞直接一分为二,那么分裂
要特点;概述有丝分裂的意义。 后形成的子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就会减少,继续分裂多
2.2 能力 目标 通过分析与识别有丝分裂过程中染 次后遗传物质就会接近于零。要使子细胞中遗传物质
色体行为变化特点,培养视图、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对 保持不变,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细胞分裂是随意
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如何平均分配的猜测和分 进行的吗?细胞分裂时细胞大小、物质分配有什么要
25、30、35、45、50、55mg/L的NAA浓度 (蒸馏水为对 验和教学效果。
照),来探究吊兰生根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最适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No
浓度的实验中,随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浓度 的升高,吊兰 通讯作者)
生根效应指数先升高后降低 (表2),呈显著性 曲线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