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上册·艾青诗选.pdf

发布:2025-01-11约8.5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艾青》·必读名著

《艾青诗选》内容解读

一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中国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20世纪30

年代初以“艾青”为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

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之后陆续出版诗作《大堰河》《火把》

《向太阳》等,笔触雄浑,情感热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解放后的诗

集有《欢呼集》《春天》等。艾青一生向往光明、追求光明、讴歌光明,是坚持

走新诗创作道路最持久、创作最丰盛的诗人之一,被誉为20世纪的中华诗魂、

诗坛泰斗和诗学大师。

二创作背景

《艾青诗选》收集了艾青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艾青一生

经历监禁战乱、流离失所等,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土地、人生、人民、祖国、

时代乃至宇宙,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感悟。在他的诗中,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

激越抒情的笔触,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

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他热情地礼赞太阳、黎明、火把,表达了对光明、

希望的向往与追求,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保卫神圣的国土而英

勇斗争。

三思维导图

四名著详解

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在狱中看到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禁想起把他抚养大的保姆,那个早已长

眠于地下的贫苦农妇——大堰河。大堰河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童养媳,她哺育

养子(艾青)长大,爱养子如亲儿一般。大堰河没日没夜地辛苦劳作,却常年过着

一贫如洗的生活。而当幼小的养子离开大堰河,回到父母家时,舒适富裕的生活

1

《艾青》·必读名著

和陌生的亲人都让他觉得不安。随着养子的离开,大堰河的保姆生涯结束了。为

了生活,她只能“含着笑”去洗衣、做饭、喂猪、干农活儿……继续她的佣工生

涯直到离世。诗人在狱中带着无限的思念和沉重的心情写下了这首献给大堰河的

赞美诗。

芦笛

这是一首抒情长诗,诗人以“我”和芦笛相依为命的关系以及悲惨境遇作为

纵向的线索,以曾经彩色的欧罗巴、阿波里内尔、大西洋边的自由自在与上海滩

的“巴士底狱”、比歌声更响的铁镣之间的对比作为横向的线索,由此组成一个

立体的诗歌结构。

文中的芦笛是从欧罗巴带回来的,在诗人的心里,欧罗巴是彩色的。诗人不

能公开揭露和咒骂当时压迫、蹂躏中国的帝国主义者和反动派统治人物,他只能

轻蔑地唾骂屠杀和压迫欧洲自由民主斗士和正直的艺术家们的白里安。这首诗是

诗人对中国反动派统治者的反叛的誓辞,也是诅咒他们灭亡的歌。在作者心里,

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要获得纯正彩色的精神世界,必须将握笔的手伸进火焰,

去经受监禁和迫害的苦难。

太阳

太阳从历史的远处滚来,不管这漫长的历史多么黑暗,有多么艰难,太阳以

其不可阻挡的气势,光亮亮地滚来了,诗人在这里指明,历史是不可阻挡的,光

明的到来是必然的。太阳出来后,大地上的万物都在复苏,充满了生机。这种景

象本来可以写出许多,但诗人惜墨如金,寥寥几句,就把这复苏的景象描绘了出

来。“生命”“高树”“河流”,“虫蛹”“群众”“城市”。一句一种形态,构成了丰

富的画面。太阳拥有着穿越死亡和黑暗的强大力量。太阳的到来使诗人自己重获

新生,由此诗人确信了中华民族也即将迎来新生。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讴歌太阳

来讴歌这一伟大的时代,以自己的情绪来感染读者,使人们都能感到一个新的世

界就要诞生了。

煤的对话

诗人采用对话的方式,一问一答,极其平易,没有任何雕琢和修饰,然而,

诗味正是在这朴实平易的对话之中流溢而出,一切贵在自然。“煤”是生活中常

见的事物,本诗的“煤”住在“深山”和“岩石”里,自古以来默默无闻。这首

诗写于1937年春,抗战全面爆发前夕,诗人用“煤”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