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MPACC课程《管理经济学》第三章:生产讲诉.ppt

发布:2017-01-10约字共8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生产扩张线 在长期中,市场条件特别是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的产出通常会不断增长。如果企业在增长过程中始终保持其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其成长会经历怎样的路径? 生产扩张线表示当生产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时,对应于每个可能的产出量的最佳投入组合的轨迹。 (三)、生产的三个阶段 1、三个阶段 以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根据可变投人的多少,可以把生产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劳动投入量从零到L2。在这一阶段中,边际产量先是递增,达到最大,然后递减,但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平均产量,而总产量和平均产量都足递增向上的; 第二阶段:从L2到L3。此阶段中边际产量是递减的,但仍大于零,而且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使平均产量下降,而总产量还在继续上升; 第三阶段:在L3之后,在该阶段的起始点上,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而边际产量为零。在该阶段中,边际产量小于零且继续下降,平均产量和总产量也不断下降。 那么,厂商应该选择多少可变投人来进行生产呢? 0 L MPL,APL TPL 0 L MPL TPL APL A A’ B C C’ L2 B’ L2 L3 Ⅰ Ⅱ Ⅲ L1 L1 L3 2、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在第一阶段中,使用的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相比,显得太少、此时增加可变投入会提高所有投人(可变投入和不变投入)的效率,从而产出更多。平均产量递增,也就意味着单位产出的成本下降、因而,可变投入停留在第一阶段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第三阶段也是明显不合理的,在这一阶段中,边际产出已是负值,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反而使总产量下降,所以,理性的厂商不应在第三阶段上进行生产。 总之,合理的劳动投入量应在第二阶段中。 (四)短期中的劳动最优投入量 1、问题的提出: 在短期中,劳动的合理投入量应在第二阶段中,但第二阶段是一个区间,企业是否能够在从一区间中找出最优的劳动投入量呢? 从企业的基本目标出发,所谓最优就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企业最优劳动投入量的确定需要比较劳动投入产生的效益和劳动的成本,为此需要知道商品的价格和劳动的价格。 2、最优投人量的确定原则: 假定商品的价格为P,劳动的价格为w,并简单假定两者都是给定不变的。采用边际分析方法,需考虑劳动的边际产量的价值和劳动投入的边际成本。容易看到,记劳动的边际产量的价值为MRP,它应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与商品价格的乘积、即 MRP=MPL·P 而劳动投人的边际成本就是劳动的价格W。 一般地,劳动的最优投人量的确定应遵循下面的原则: MRP=W 即劳动的边际产量价值与劳动的价格相等。在满足上述等式的条件下,企业的劳动投入量是使得利润最大化的最优投人量。 需注意的是,这里也需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只有劳动投入量可以变化。 【例】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Q=21L十9L2一L3 (a)求该企业的平均产出函数和边际产出函数; (b)如果企业现在使用3个劳动力,试问是否合理?合理的劳动使用量应在什么范围内? (c)如果该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为3元,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为63元,该企业的最优劳动投入量是多少? 【解】: (a)平均产出函数为: AP=Q/L=21+9L-L2 边际产出函数为: MP=dQ/dL=21十18L-3L2 (b)首先确定合理投入区间的左端点。令AP=MP,即: 21十9L—L2=21 十 18L一3L2 求解得到L=0和L=4.5, L=0不合实际,可以舍去,所以,合理区间的左端点应在劳动力投入为4.5个的时候。 【解】: 再确定合理区间的右端点。令MP=0,即 21十18L一3L2=0 求解上述方程,得到L=-1和L=7, L=—1不合实际,应舍去,所以,当使用劳动力为7个的时候,总产出最大。 合理的劳动使用量应在4.5和7之间。 目前使用的劳动力小于4.5,所以是不合理的。 (c)劳动投入最优的必要条件为 (21十18L一3L2)·3=63 容易解出L=0或L=6。L=0不合理,舍去,应有L=6,即使用6个劳动力是最优的。 三、长期生产函数与生产决策 Long Run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Production Deciding (一)、长期生产函数 1、含义:在生产函数Q=F(L, K)中的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都是可变的,这就是长期生产函数的涵义。(我们考察经简化的、只有两种要素投入的情况,这并不影响我们所得结论的普遍意义。) 在长期中,厂商所使用的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