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蒙古大扩张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其中有塔塔儿部,即鞑靼,后也成为蒙古各部的泛称)后,随即开始扩张. ⒈成吉思汗西征 1218年,成吉思汗开始向西方进攻,先灭西辽,再灭花剌子模。 另派遣哲别率军经里海南岸北上,越高加索山,进入钦察草原,打败钦察人,即波洛夫齐人.1223年在顿河支流卡尔卡河畔与罗斯联军会战,蒙古军长驱直入,攻掠罗斯与克里米亚,然后溯伏尔加河而上,途中为保加尔人所败,经哈萨克斯坦草原与蒙古主力会师. ⒉灭金与拔都西征 1225~1227年成吉思汗又统帅大军进攻西夏.1227年7月12日,成吉思汗在军中病死.成吉思汗死后,四子托雷暂时监国,1229年方选三子窝阔台为大汗(1229~1241年).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长子术赤先成吉思汗一年而死,二子叫察合台. 1230~1234年,窝阔台亲率大军灭金. 1235年由术赤长子拔都统帅蒙古军西征,窝阔台长子贵由,托雷长子蒙哥也都参加,进攻罗斯和欧洲. 1241年底,窝阔台死讯传至,拔都匆忙从欧洲撤军,西欧得以保全.后拔都建金帐汗国. ⒊旭烈兀西征与忽必烈灭南宋 在拔都支持下1251年选托雷之子蒙哥即位(1251~1259年). 1253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再次西征. 1260年旭烈兀攻占大马士革,这时蒙哥大汗死讯传至,逐率主力东归,驻军阿塞拜疆.旭烈兀在中亚和伊朗建伊儿汗国. 1260年,忽必烈继大汗位,是为元世祖(1260~1294年).1276年临安陷落,1279年南宋灭亡. 三、蒙古帝国的分裂 1259年蒙哥汗死后,蒙古帝国短暂的统一即随之告终.继任大汗忽必烈,权力只限于中国的元朝.西方各汗国,则独立发展.以下元朝略,只说四大汗国. ⒈金帐汗国(1243~1502) 初为术赤封地,拔都西征后扩大,1243年以萨莱为都建国.后拔都又将咸海东北之地分给其兄翰鲁朵,称白帐汗;将咸海以北、西至乌拉尔河之地分给其弟昔班,称蓝帐汗,总领于金帐汗之下.14世纪金帐汗国鼎盛,蒙古人逐渐与钦察人融合,并改信伊斯兰教.15世纪分裂为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即西彼尔汗国).1502年金帐汗国亡于克里米亚汗国. ⒉伊尔汗国(1258~1388) 1258年旭烈兀以大不里士为都建国,其国多为萨珊波斯旧地.合赞汗时期(1295~1304年),进行宗教、税收、行政改革,改信伊斯兰教,国家兴盛一时.14世纪中期诸王割据分裂,1388年亡于帖木儿帝国. ⒊窝阔台汗国(1227~1310) 原窝阔台封地,1229年窝阔台即汗位后,封地赐与其子贵由.蒙哥即汗位后削弱窝阔台系,曾将其国分封与窝阔台多名子孙.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窝阔台嫡孙海都曾联合察合台汗国起兵争夺汗位,前后长达三十余年.1310年该国被并入察合台汗国. 徙志,标志着穆罕默德事业的重大转机.在麦加,他不过是一个平民,在麦地那,他成了一个社会集团的领袖;在麦加,他只是宣传伊斯兰教,在麦地那,他能将伊斯兰教的主张付诸实行.凭借宗教信仰之力,穆罕默德迅速树立了他的世俗政治权威.他把从麦加来的追随者一一迁士,以及麦地那本地的拥护者一一辅士组织起来,建立了一个穆斯林公社“乌马”,并为之制定了《麦地那宪章》 《麦地那宪章》:穆斯林皆兄弟,禁止互相仇杀;穆罕默德是各种纠纷的仲裁者;穆斯林一致对外,进行圣战,保卫伊斯兰教;犹太人享有宗教自由. ,宪章就确立了两条原则:一、以宗教信仰代替部落血缘关系,管理人们事务的统一力量是信仰而不是部落;二、伊斯兰教不仅是宗教权威,而且是世俗权威,教权也是政权.这两条原则的确立,实际上意味着麦地那的阿拉伯人的部落社会,变成了政教合一的阿拉伯人国家的雏形. 632年,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基本形成.同年六月八日,穆罕默德病逝于麦地那. 阿拉伯国家的形成,是以教立国的结果.伊斯兰教为阿拉伯国家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武器,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形式.可以说,没有伊斯兰教,就没有阿拉伯国家. 二、伊斯兰教 伊斯兰原是阿拉伯词,意为顺从,汉语的伊斯兰是音译,清真是意译.穆斯林是顺从者,即信仰真主安拉、服从先知穆罕默德的人.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则把真主安拉称之为胡达,来源于波斯语. ⒈《古兰经》 《古兰经》的字面意思是颂读.在穆斯林看来,《古兰经》是唯一神授的经,它不是受到神启示的人写成的,而是从真主的原文复制的,因为穆罕默德本人是文盲. 《古兰经》是在穆罕默德死后,从第一任哈里发艾卜·伯克尔开始,到第二任哈里发奥斯曼编定.组织了一个经文编纂委员会,搜罗、汇集所有不同的经文片断,在此基础上编定全经,由奥斯曼宣布为定本,其它传本和片断全部销毁.此定本无人提出异议. ⒉“五功” 穆斯林的基本义务称“五功”,至今基本未变. ①“念功”,即立誓信教.相信“
显示全部